这孩子是个好苗子,之前让她整理资料倒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既然是小苏独立研究的,那我找个时间把这事报上去,想来小苏工程师的职位很快就能申请下来。”
图纸在众人之间传阅一圈,钱总工让他们提出可供修改和补充的建议。
几人讨论半天,都觉得这个设计已经非常完善,可改动的地方很少。
“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苏榆举手,“这个完全可以做成电动的,只要装一个马达就行。”
大家有些疑惑,马达的概念这个时候知道的人还很少。
“就是小型的电机,听说苏俄那边已经有电器生产,我们国家也在筹备这方面的专业实验室。”钱总工跟大家解释,没想到小苏连这个都懂,“前阵子李总工说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不知道有没有进展,回头我问问去。”
苏榆这个提议,直接让众人眼前一亮,实在是马达的用处太广了,如果他们国家也可以自主研发一些电器,说不定可以在这方面赶超英美。
众人兴致勃勃,就这个话题讨论了许久。
厂委对于苏榆提升工程师的事情很快有了回应,不光有回应,还当成一个典型广为宣传。
广播站连着念了两天的稿子,更是出了相关主题的黑板报。
烈士家属这个标签一出,再加上了解广大工友所需,体谅食堂大师傅的难处,发明了什么什么机器云云,让大家的伙食得到了改善,着实出了两天风头。
“回来啦,大名人。”吃过晚饭,苏榆回到宿舍,几个舍友这么喊她。
苏榆脱掉工装,摆摆手让他们别起哄,“小林还没回来?”
“你俩以前每天最早回来,自打谈了对象,是一个比一个晚。”赵秀娟撇嘴道。
“我还好吧。”苏榆把头发散开,扎成丸子头,“小林才是陷入爱河的女人。”
“你没陷入?”赵秀娟八卦道。
苏榆有些说不清楚,总觉得少了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