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厂长有他们的思量,目前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又恰逢国庆,取得研究成果自然要昭告天下稳固人心,提高全民的核心凝聚力。”韩尚随口道,他没说的是,自然也有打脸汽车厂的意图。
说起来,京市机械厂和汽车厂的恩怨由来已久,最初的时候只有汽车厂有发动机研究组,但据说是机械厂向上面反映,想要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请的还是当时名声很盛的钱总工来挑大梁。
自此就有了两家互相别苗头的意思,刚开始是汽车厂领先一步,然后机械厂后来居上,在冷却循环系统上与他们拉开了差距,自此便有了分水岭。
汽车厂追赶不上便想了办法,花钱从苏国请了专家过来,势头突飞猛进,去年已经放出风声,两年之内必出成果。
作为老牌重工企业,汽车厂刚开始筹建时就声势浩大,口号喊的震天响,然而多年来却一点声响都没有。
与之相比,这几年机械厂出的风头一波接一波,成果一个接一个,发展迅速,势如破竹,孰高孰低一眼得见。
汽车厂的陈厂长都要愁白了头,眼看着人家外汇都挣回来了,不能不让人心急如焚。
这天中午,陈厂长找了厂里的黄总工秘密谈话。
他们的办公楼还是刚建厂那会儿新建的,当时觉得挺不错,毕竟也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嘛,听说机械厂正在建实验楼,也就那样吧。
窗前的菊花有些蔫嗒嗒的,陈厂长已经好久没顾得上给它浇水。
“还不是仗着研制出了电机,那些家电和农用机哪个跟发动机沾边,就算做出了成绩也是人家苏榆的功劳,跟他们有个屁的关系。”黄总工手里夹了根烟,抖了抖烟灰,同样郁闷不已。
陈厂长:“理是这么个理,毕竟人家手里有技术,前段时间开会不是说发动机已经研究成功了吗,要不咱组织一下做个技术交流,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