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收复燕门关,且将版图扩充了进百里,哪一条都足够写进史书里的了。朝臣们欢欣之余,听说陛下要封赏骠骑将军。

封啊,赏啊,他们完全没有意见。但...那什么...要封王?

这怎么能行呢?文官们自然极力劝阻。

“陛下!使不得!镇国公爵位已经至极!他杭清年未及冠,如此便封王,日后若是再有功绩,岂不是封无可封?”

这句话说的是实打实的道理,十九岁就给他封了王,日后杭清要是再做出些功绩来,拿什么给他加封?是不是要将陛下的皇位送给他?

上首陛下皱着眉头,低声道:“大将军万千胡人铁骑之下救出朕来,率三千轻骑扫平了胡人王庭,解救被围困的平城朔阳两城,使得数十万子民免遭胡人屠杀。后又夺回燕门关,退敌与百里之外。这等功劳......往前数百年也翻不出第二人来!凭功论赏,大将军本就有镇国公的爵位,再提高一品,有何不可?若是因为这些拿不上台面的原因,让朕的万千将士和子民心寒,这就使得?”

“陛下——”御史大夫执着笏板跪着上前:“望陛下三思!大夏没有异姓王的先例!此例一出,后患无穷!”

萧成器气的靠着座椅,怒骂:“你个老儿,满嘴胡言!什么后患无穷?若不是杭大将军,朕决不能生还!”

对待恩公,萧成器非常的大方。

又是一阵七嘴八舌,当年小皇帝年幼时辅政的三位大臣并小皇帝的生母太后娘娘,如今三位辅政大臣已经走了两位,宫中的太后娘娘这两年也不大管事。

只剩下一位老太傅,杨老,他也颤颤巍巍的加入了相劝的阵营。

纷纷奉劝上面铁了心的帝王。

萧成器这两年已然掌权,冷着脸望向一直垂首不言一副事不关己的清河郡王,招手问他:“清河郡王,你怎么看?”

众位朝臣一听,便知道这是陛下这是想作弊,叫出杭清他姐夫来说说看,这还看什么看?有必要这么狗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