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如何呢?就连争强好胜的心都提不起来了。
秀荣勉强笑道:“夫人抬爱了,奴婢只是幼时学过几句诗词。”
店家久居京城,听了她如此自谦,不禁感叹道:“这谜题确实难,摆放了一日,没几人猜出,嬷嬷不比自谦。”
正说着,路上来了一位高壮魁梧的青年男子,肩上扛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郎,小女郎饱满滚圆的后脑勺,扎着两个团子,生的是玉雪聪明。
一点儿都不怕人,瞧着便知是位贵人。
“老板,来两个玉兔灯笼。”小女郎仰头半天,在扎绑在一起比两层楼还高的灯笼中选中了自己喜欢的,指着中间两个粉色的玉兔灯笼。
“唉唉。”店家连忙起身去摘。他家也有年岁相同的女儿,瞧着同样年纪的小女郎立刻生了几分爱怜,登着梯子去将两个玉兔灯笼摘下。
扛着小女郎的青衣男子往老板案板上推过了一块碎银,虽不多,买这两个灯笼绰绰有余。
秀荣在一旁只觉得瞧着这孩子十分眼熟,五官无端的叫她生了一丝胆寒,特别是那双看人如同刀子的眼睛,却又说不上来哪儿见过。
只一面,便叫她心里打鼓,她往后不着深色的退了一步,避开小女郎的视线,身边的夫人却迎了上去,粗鄙人,果然半点儿都不知道害怕。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啊?”
夫人是个良善人,小女郎似乎也很喜欢她,一边滴溜溜的抬眼四处瞧着各式灯笼,一边一字一句的回答:“我?我姓杭。”
众人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