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好福气,前半生有天策上将军扶持着,后半生又生了一个天官投胎的孩子。
有人半信半疑:“是谣传吧,这郡主娘娘没听说过有郡马爷的,她住着自己的府邸里,只听说天策上将军的几个侄子,没听说父亲是谁啊。莫不是父不详?”
“父不详?”身边越来越多人凑过来听,皆有些震惊。
路过的人听了忍不住道:“你们可别乱嚼舌根,什么叫父不详?这上将军家中人丁单薄,女儿们都是招的赘婿,生的孩子自然都姓杭。你也不是不知,大户人家女儿若是不想招赘婿,大把同郡主娘娘一般的,自己养着孩子,反正又不是养不起。那日子过得可真叫自在,平阳长公主还不也是这样?”
听得众人连连点头,有钱有权,干啥不行:“那是,那是!世间万人皆有万种活法,瞧天策上将军,她还没成婚呢。”
听着众人谈话,呆愣的店家没曾想还能叫他亲眼瞧见天策上将军的姐姐同外甥女,还买了他做的两个灯笼!
店家激动的险些白眼一翻晕了过去,被众人提醒,赶紧抓着那一锭银子,送了回去。
开玩笑,大将军的家属,哪里还有收他们银钱的道理。
两个手作的灯笼,值几个钱?不过是费些手工罢了,他一日能坐上好些个呢,能被小娘子看上是他的福气。
真收了,他该天打雷劈!
再说,凭着被天策上将军侄女买过这个金招牌,他日后这名声算是打出去了,日后多少生意抢着来找他。
店家乐呵呵的追了过去。
剩下的围观群众越聚越多,京中人本就玩心重,见到人扎堆议论纷纷,也纷纷加入了讨论的阵中。
不知过了多久,一颗八卦之心,议论的心满意足的人们才纷纷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