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亭晚“嗯”了声。他们看起来关系熟稔。旁边的三人已经惊讶到说不出话了。前排有女生频频回头看他们,间或窃窃私语。
陆逢舟在旁边,虞亭晚想降低存在感都不行。上课铃响起,一位三十四来岁的女老师拿着教案进了教室,开始上课。
如虞亭晚所想,全程英文的经济类课程,她听得云里雾里。
不经意地侧目看旁边的男生,他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很认真,眼珠子偶尔转动,神色随着老师的讲课内容变化,时不时在课本上迅速做简短的笔记。
外面的日光从窗口切下来,均匀地铺落在他肩头。
她习惯于看这自然景象里的光线、构图、色调,在脑海中自动生成一幅写意画。
恰在此时,讲台上的老师看了眼学生名单,叫了“江月白”的名字,叫她回答问题。
尚在出神的虞亭晚,身体打了个激灵,即刻站起身,下意识看一眼课本。
她都不知道老师问了什么。于是只能尴尬地对老师说:“I didn\'\'t catch that, could you say it again”
老师不介意她没听清自己的问题,耐心地重述一遍。
虞亭晚聚精会神地听着。对方叫她举一个关于互联网发展下的经济学案例,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这道题对于经管院的学生而言极其简单。但虞亭晚这个艺术生,却不能及时反应过来。
她看着讲台上的纯英文PPT,头皮发麻,几乎全班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她这个“代课人士”愈发无措,窘迫。
陆逢舟看出她不会,迅速在草稿纸上写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答案:mobile pay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