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新似乎还想讲价,苏采青说:“这是我们的诚意报价,您作为这里的采购经理,对于价格也十分清楚。我的服装厂不在上海,运输也是需要一点成本的。尽管如此,我这报价,也应该是比上海的服装厂报价低的。而且,我敢断定,再过两天,幸子衫的进货价格,都要到十元一件了。”
苏采青之前打听过上海的物价,因为商业的繁荣,这里的人工水电交通等成本都要高不少,因此本地产的东西价格都不低。
于志新有些无奈地说:“你说的我都清楚,只是作为采购,我的职责就是尽量以低成本获得商品……你说的也很有道理,说明你已经下定决心不降价了?”
苏采青点了点头,大宗批发生意不是一件两件的小生意,让步一点点,总价就是巨大的让步。更何况苏采青的定价并不高。
“这让我有些为难……”于志新皱眉说。
苏采青却显得很淡定,丝毫没有担心大单可能签不了的样子。
两个人对坐了一会儿,还是于志新先投降了:“好吧,你的价格我接受了。”
在这场心理比拼中,于志新自觉完全比不过苏采青,她将她一切的条件都摆了出来,并且不留下讨价还价的余地。
苏采青弯了弯嘴角,露出灿然的笑容,说:“谢谢您的理解。我做生意就是这样子,一切都有明确的章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样就能省却许多麻烦。其实我完全可以报价五块钱甚至更高一件,然后让你来跟我讲价,一样讲到四块五,你也能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可是那样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以后我还会有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如果每个客人都这样,我就要浪费无数的心血和时间在这个事情上,实在是不划算。”
于志新点头:“你说得对。”
作为采购,他也经常要和供货商斗智斗勇,在价格、质量、售后上,都要争取最大的权益。
既然已经达成意向,就是要签合约了,于志新将苏采青请到了他们的办公室,然后拿出了合同样本,双方就更加详细的问题,比如供货的频次和时间,交接的方式等等进行了商谈。
苏采青熟悉这一套流程,她不熟悉上海的地方,于志新也给他介绍了,所以在旁枝末节的问题上,两个人并没有多少分歧。
爽快地签了单以后,苏采青拿出包里的另一件波点裙,给于志新看。
“这是我们另一个裙子的样品,请你看看。”
于志新接过裙子,从裙子的款式版型设计,到剪裁缝纫的走线,仔仔细细地看了好一会儿。
“这件衣服不像是工厂出来的,倒像是缝纫师傅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