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东家要求高,要“每天十二个时辰盯守着,绝不能放一个外人进厂”。大爷们便从村里淘换了一批小狗崽,黄毛的,灰毛的,一两月刚断奶,跑还跑不稳呢,便已经能看出健壮的后肢和骨密度。
家狗要打小养,打小养的才能看好门。一两个月大的小狗崽好动,追着小孩撒欢一玩半天。孩子们看见唐荼荼和钦差大人过来了,又齐齐站成一行给两人见礼。
“没事,你们玩你们的。”
唐荼荼看见小孩开心,看见小狗崽也开心,仰头眯起眼睛看太阳。被日头晃了眼的时候,她抬手在二哥耳畔一抓,喜滋滋问:“二哥你看,这是什么?”
晏少昰:“什么?”
她抓了一团空气,像模像样说:“这是朝气。”
晏少昰笑出声来,也有样学样地在她耳边抓了一捧空气。
“这是喜气。”
两人站在工厂门前哈哈大笑,把守门的老汉惊得提了扁担出来。
临近最后一个厂房完工,知骥楼文士都从京城拥聚而来,人来往走动了,车马驿信全一齐齐来了,冷清的东镇往年过年都没这样红火。
四个厂房中间有一大片广场,唐荼荼路过时,看到人堆里坐着个文士,桌前立了块牌,三枚铜板代人写信。
疍民大字不识,也口述不出多动听的话,但人一旦高兴了,嘴皮子都会利落些,说话的工人连比带划,眼角眉梢里都是盛放的喜气。
“……三哥哇,这厂子可美了!没媳妇的光棍住八人寝房,有媳妇有家室的也可以搬到四合院住,三进门的四合院啊,每个院五个大屋,别提多热闹。”
“幺妹儿,快带着娃娃们过来,女人一个月上工赚的钱也够吃香喝辣,养不起孩子的,官家还给贴补。”
在旁边人的提醒下,又赶紧补了句:“吃饭不要钱,还顿顿能点菜!饭堂一排柜台上摆着几十样菜,想吃多少肉都管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