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我是刘辨的亚父?

一直到中平六年四月十一日,汉灵帝挂掉。

所以,这两年陈元可以安心的在洛阳种田了。

当然种地只是那么个意思,并不是真正的种地。

他要在洛阳培植势力,拉拢朝中官员,还有壮大金风卫,安插荆州之人占据关中要道,一旦天下有变,能够迅速掌控局面才是。

壮大金风卫的事情,陈元就交给郭嘉去负责了。

郭嘉以后是陈元计划中的总参谋长,情报这一块本来就该归他掌控。

至于拉拢朝中官员这个事情,非简雍莫属了。

陈元也把简雍给弄来洛阳了。

简雍是刘备的老乡和铁杆心腹,把简雍弄来洛阳,好处多多,至于有什么好处,其中三昧自能体会。

况且,简雍这个人亲和力真的是强,不管什么人都能迅速的打成一片,这样的人用来做外联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能把孙乾孙公佑搞来给他一起,那可就太好了。

孙乾在历史上也是多次作为刘备的使臣出使各方的,这外交能力也是很强的。

麋竺、孙乾、简雍、尹籍,皆雍容风议,见礼于世。

这四个人便是刘备的外交天团了。

糜竺估计有点玄,因为糜家是徐州大族,在徐州干的非常好,不会来投靠刘备的。

这跟历史上不同。

历史上刘备到了徐州的时候,那个时候陶谦快死了,糜家急需找一个人来依靠。

他们就看上了刘备,认为刘备必成大业。

所以,才会有历史上那种又送妹子又送钱送人的事情。

可是现在,糜家对刘备无所求啊。

根本犯不着。

毕竟现在陶谦还硬朗着呢。

尹籍要留给刘备,不能把外交天团的人都给弄到洛阳来不是,总要给刘备留上一个。

朝中大臣固然多为豪强世家出身,但是寒门出身的也不是没有。

官位不高就是了。

不过这不重要,官位高的陈元还不去结交呢。

结交的就是这种官位看着不高,但是岗位却有些重要的人。

比如说城门校尉,比如说个廷署的左贰官,或者实际上干活的那些主事什么的。

这些人很多的出身都比较寒微。

能够做上官,都是有能力和一些声名的。

这时代的寒门弟子想要出头是非常难的。

比如说王充。

王充这个人才华横溢,能力出众,只是因为政治主张跟上司不符,加上出身“细族孤门”,所以就被打压了。

一生当中最大的官就是郡功曹。

甚至被打压之后,就再也没有做过官,回家读书治学去了。

也是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才有了一位大思想家。

论衡便是他的着作。

充之天才,非学所加,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扬雄、刘白、司马迁,不能过也。

所以,寒门出身还能混到洛阳来的,那就不仅是能力出众了,为人也必定是非常有手段的。

这样的人才是陈元需要的。

这里面有一个人是陈元最为看重的,那便是朱儁。

虽然此人有些好杀,但是能够从一介寒门成为大汉最后的三位名将之一,可想而知此人能力有多强。

毫不夸张地说,东汉的中央军能够在三个人手里发挥出最强的战力。

皇甫嵩、卢植和朱儁。

皇甫嵩和卢植都是豪强出身。

只有朱儁出身寒门。

现在的朱儁正在河内郡当太守呢。

上一次干掉司马氏的时候,对于荆州的行动,朱儁可是装作没看见的。

陈元也要承他的情。

至于说朱儁为什么装作没看见。

理由很简单,司马氏在河内影响太大。

朱儁这样的寒门出身弟子,一旦成长起来,对于豪强门阀带着一种天生的敌视。

只不过因为豪强门阀势大,不好出手就是了。

有陈元出手,朱儁还巴不得呢。

可以以此为理由,攀上关系的。

多加拉拢,日后不难把朱儁拉拢到自己的阵营里。

说实话,汉末三大名将,都是可以拉拢的。

卢植就不说了,刘备的老师,天生就站在刘备这边的。

朱儁是寒门,荆州推行的政策就是抑制豪强,这有利于寒门崛起,朱儁自然也会倾向于刘备。

即便是皇甫嵩此人,也是可以拉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