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娘回家后,仔细跟肖氏说了在李家吃了什么、玩了什么,还说了李家姑嫂三人一起照顾她的细节。吴氏心里满意,这个儿媳知道照顾小姑,可见是个懂事的。
这边厢,肖氏把赵世简带来的桃红色细棉布打开来看,张氏也凑过来。
“这布可是好布呢,比我们日常用的都好,咱们这样的人家,用来送礼最好不过了。”张氏摸了摸布匹,爱惜地说道。
肖氏问张氏:“阿娘看这布要如何处置?”
张氏笑道:“天暖和了,给姝娘裁一身衣服吧,我看这也就只能做一身衣服。剩下的边角,让她们姑嫂姐妹们做些手帕花儿什么的,都可以。”
肖氏笑道:“姝娘小小年纪,首饰衣服比我们都多。”
张氏笑道:“你眼红,明儿叫老二给你扯两身衣服。”
肖氏忙道:“阿娘笑话我。”
旁边郑氏英娘等人都笑了。
肖氏心里存了心事。赵家哥儿见天上门,今儿送朵花,明儿送块布。方家哥儿出了孝了,也不见怎么上门。丽娘整日见妹妹今儿得了镯子明儿得了衣服,也不知心里如何想。
这事儿不能怪方二郎。自从他正式当差后,一个月几两银子的俸禄,全被方太太收了去,就给他留个几百钱零花,方二郎就算想给丽娘买个东西也买不了。
自从方大人过世,方太太愈发会过日子。两兄弟没分家,原来方大郎的俸禄大部门都交给方太太,每个月还能余下个一两半两给他媳妇,现下都被方太太收了起来,两口子想要什么都要向方太太身手。
好在方大郎手里有些积蓄,不至于出去吃个酒还要问他阿娘要钱。方大奶奶就可怜了,家里被婆母管的死死的,就算方大郎给她钱了,她也不敢出去花。
按照方太太的说法,你们阿爹没了,家里少了一大截子进项,再不知减省,明儿一家人都要喝西北风去了。
方蕙娘本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因父亲过世,耽误了一年。刚出了孝,婆家就打发人来问,眼见着就要出阁了。
方太太忙着女儿的婚事,哪里还记得打发方二郎来李家,除了正常年节礼,再没有一个大子儿花在李家和丽娘头上。
李家也不在乎方家是不是花钱了,担心的不过是方家人慢待丽娘。还未嫁过去,就这样忽视,等过去了,还怎么过日子。
方太太原本对这门亲事是不同意的,奈何方大人一朝死了,李家反而高升了,她的心思又活络了。方太太聘礼下的不少,也是想着李家也能多陪送一些。
好在丽娘是个宽宏大量的,妹妹得了好些子东西,她只有替她高兴的,并无嫉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