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煦哥儿听见说吃的,跑了过来,“阿娘,吃吃。”

姑嫂三个都笑了。

男孩子说话迟,丽娘家的小嘉娘一岁的时候就会喊阿娘了,煦哥儿一岁多了,还只是会说一些简单的。但他听的懂,不管家里人说什么,他都能给出正确的反映。而且,煦哥儿很好地继承了赵家的武学基因,还没板凳高,就会爬高上低,对阿爷和阿爹的刀枪剑戟非常感兴趣。

当天下午,姑嫂三个收拾的体体面面出门了。身上穿的都是用贡品做的外衫,头上钗环闪闪发光,走到哪里都能招来旁人侧目。

三个人带着煦哥儿、两个丫头和两个小厮,李姝又大方地雇了辆车,一起往飘香阁去了。

飘香阁的伙计认识李姝,原来李姝只是赵举人的娘子,如今不一样了,人家是宫里贤妃娘娘的亲妹子。

掌柜的亲自招待,听见姑嫂三人要在这里吃点心,忙用屏风在大堂里隔了个小间,上了上好的点心和茶水,打发一个机灵的小伙计专门伺候着。

姑嫂三人高高兴兴地逛了一下午,吃好喝好,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家。

夜里,赵世简与赵书良说了以后自己养家糊口的事儿。

赵书良用手指敲了敲桌面,“你如今既是有了俸禄,自家养活妻小也是应该的。与你们大嫂商量,每月该交多少就交多少。老大家的,以后,我每个月只给你3两银子,我和慧娘的吃喝,还有慧娘的丫头并费婆子的月钱。其他的,我自会交给慧娘处理。等她出了门子,再另说。”

孙氏正色答应了。

赵家这边热热闹闹的准备着年货,小年那一天,肖氏让人来传了消息。长房全娘生了个儿子,让李姝洗三当天回去。

这是郑氏头一个孙子,她异常看重。自全娘有孕起,她精心照顾。吃食、穿衣、日常起居,样样都妥妥帖帖。全娘的娘家极少到李家来,即使来了,也是客客气气,并不曾指手画脚,郑氏对这点很是满意。

全娘生下了李家长房长孙,在李家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再也没有人会背地里嚼舌头根子,说什么命硬,填房了。

英娘的娘家人中间来闹过一次,当着瑞娘的面,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话里话外的意思,后娘有了弟弟,她亲娘的嫁妆迟早要保不住,闹的很是难看。郑氏气了个半死,全娘抱着肚子在房里躲着。张氏堵在西厢房门口,防止胡氏等人去拉扯全娘。

李穆川回来后,亲自去了杨柳胡同,让郑氏把英娘的嫁妆还给她娘家人。然后李穆川又掏了二百两银子给郑氏,这是他给瑞娘以后的添妆。断了瑞娘外家这门亲,以免以后给娘娘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