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根生一听是恩人,立马爽快地说:“人家帮过我们,那我们确实得拉它一把。”
村委们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商量着,虽然他们知道粮食珍贵,但一机厂是帮过他们的恩人,那就不是外人。
他们齐刷刷看向苏叶,“苏老师,我们给多少粮食给它合适?我们算了算凑个三五吨有点困难,但两三千斤粮食是绝对没问题。”
老支书沉吟许久,组织着语言说,“我们去年收的粮食很多,每家每户能匀出不少粮食。不过今年苏老师不是计划从城里招更多毕业生下乡吗,这些知青的口粮我们得留出来。”
苏叶摇头,笑着说:“那倒不至于,咱们的粮食也不是白来的。按比市场更便宜的粮价卖给他们,已经算是帮了很大的忙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粮食的钱他们还是能出得起的。但进行大额的粮食交易是违反市场规定的。
苏叶想到了一个法子:“借个由头把粮食给他们。让机械厂的工人来乡下教咱们技术,我们支付他们酬劳,用粮食来抵酬劳。”
老支书用力点头,“我看成!”
不是白给粮食,老支书是举双手赞成。
“我们村确实挺需要几个技术工教我们修机器。我们上次买的那批榨汁机经常坏,要是赶上今年水果丰收、大伙抢着生产的节骨眼坏了机器,那得耽搁多少事!”
不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起码要懂得感恩。人家当初在那么困难的时候买下他们的茶叶,现在他们资助些粮食给他们也没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