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本宫今日来,便是送这份奏章,皇上与诸位大臣继续议政,本宫告退!”长公主不等皇帝反应,行礼告退。
就如来时一样,突然又干脆。
这么多年来,长公主的脾气性子,依然如昔。
皇上握着奏章,面色沉沉,“皇姐既来了,便一同听听”
“皇上与诸臣议政,本宫多有不便,今日墨老夫人出殡皇上和墨相忙于国事,本宫去陪陪皇后。”
“如此也是应该,有劳皇姐。”皇帝静静听着,手紧了紧,皇姐想的周道啊。
长公主点头,微微欠身,转身而去,长长的宫袍拖曳在地,大家目送着大夏最尊贵的女人离开大殿,不知,立储之事,是否会因为她的一本奏章而发生改变。
“立储之事容后再议,大家都看到了,刚才皇姐送来一本奏章,朕知道,大家都想知道皇姐送来的奏章写着什么,花行念。”皇帝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如何情绪,却让大殿之上的群臣心头一紧。
皇帝拿着奏章,抬手朝旁边递送,花行连忙接过。
“现任永州昌府通判和都事两位官员,瞿耀和瞿遥,因上任时,拿错任职文书,领了彼此的差职,现各自在职五年,开国之初,吏部行文规定,各地方官员,三年换任,然而通判和都事,恰好是五年换任的特殊职务,吏部整理换任官员名册卷案,由户部主事聂牧发现五年前任错之误经详查,此二人,为亲兄弟”
奏章行书风格,是长公主处事风格,直接明了。
亲兄弟?这怎么可能,通判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而都事掌出纳文移。这两个差事都十分重要,不可任连襟之亲,这是吏部有明文规定的。
就不说这两差事,便是两兄弟同时入朝,也不可能同时委派到一个地方,这就不是因名字想象出的岔子误会了。
手足兄弟把持一方政务,会出现什么后果,可想而知,就是知州都很有可能会被架空成为一个摆设,出现一地一家独掌的局面。
便是京都皇上跟前也可能出现这样的任职,更别说是地方官员。
“启禀皇上,臣等查阅过宗卷,此二人虽名字相近,但是档案案宗记载,没有任何亲属关系”吏部尚书潘礼赞一听就知道这是大事了,连忙出列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