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退去的脚步一顿,不由三三两两互相对视,待瞧见旁人眼里与自己一样的疑惑,只好按捺心底的猜疑,重新回到位上,等着皇帝接下来的话。
只有萧煜一人,听到这话后,猛地僵住了,有些克制不住惊怒地抬头瞪着御座上的萧恪之,袖口下的左手也禁不住轻轻颤抖起来。这时候要宣布的事,除了立后一事,他想不出别的。
果然,待殿中恢复安静后,萧恪之的目光在群臣的脸上一一扫过,声音威严道:“先前,诸卿屡屡提及朕已过弱冠之年,理应成家立室,朕思虑许久,深以为然,更为诸卿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感,决意即刻册立皇后,如今,已着翰林院拟旨,午后便会昭告天下。”
众人静了静,完全未料到皇帝会如此毫无预兆便要立后,而他们连皇后是何人都未曾听说。
其中一人迟疑着,率先问:“敢问陛下,欲立哪家贵女为后?”
阶下的萧煜更僵硬了,苍白的脸也低了下去。其余人也停下观望,纷纷屏息等待。
只听萧恪之淡淡道:“朕要立楚家娘子为后。”
“楚家?”
“哪个楚家?”
“难道是——观里修行的那个?!”
众人思来想去,朝中姓楚的朝臣早都因楚虔榆的案子被牵连,或贬谪或罢免了,皇帝口中的“楚家娘子”,让人想到的只有那个从东宫离开后,入归真观修行的楚氏。
那一位,可是曾经的太子妃,是皇帝的侄媳啊!
萧恪之望着众臣满是猜疑的模样,肯定地点头:“不错,的确是那位楚娘子。”
话音落下,殿中一片哗然,数十位朝臣先后朝沉默的萧煜方向看去,见他低着头,又用目光在这叔侄两人之间来回打量。
“陛下,楚氏乃罪臣之女,又曾是——又、又是道门女冠,又违伦常,恐怕不宜为皇后……”
“是啊,此事只怕要引起天下人的议论,请陛下三思!”
……
数名朝臣接连谏言,引起众人一片附和之声。
臣子们的意思,萧恪之早有预料,此时耐心地听着,丝毫没有因这样一边倒的场面而慌乱。
待众人的话暂时停了下来,他才点头道:“诸卿的意思,朕心中明白,只是,到底是朕的婚事,朕心中属意的,就是楚氏。况且,朕知道,你们都顾忌她曾是太子妃,身份有些敏感。可她如今已非东宫女眷,而是道门中的女冠,女冠重回凡俗,嫁人生子,在民间,甚至皇室亦不鲜见。”
说着,他忽然话音一顿,将目光转向一言不发的萧煜:“且太子如今也已另娶,与楚氏再无瓜葛。太子,朕说得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