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起手,像从小到大的那样,安慰地摸了摸他的头顶。
方才急欲与人争辩自己不是小孩的少年,此刻乖乖低下头,接受了姐姐亲昵的举动。
赵晏眼底笑意更甚,好奇道:“你去了何处?”
赵宏支吾片刻,本想胡乱搪塞过去,但抬眼对上她清澈明亮的双目,登时缴械投降,从怀中取出一只布包。
打开一看,竟是支样式精美的金步摇。
“我在凉州时就听人说,南市有间首饰铺,里面的东西做工极好,正巧阿姐要来帮阿娘买点心,我就……就顺路去一趟,为阿姐也带份礼物。”
“阿姐这三年都没怎么添过首饰,我……我想给你一个惊喜。”
他颇为不好意思,说到最后,声音低得几不可闻。
布包还带着他的体温,赵晏珍重地收好:“谢谢。”
赵宏见姐姐喜欢,仿佛得到最佳褒奖,顿时眉开眼笑。
-
此处行人密集,不便骑马,两人沿街而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赵宏忽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道:“阿姐,刚才在明月楼,我听那说书先生讲到……”
“这里人多眼杂,回去再说。”赵晏不着痕迹地打断,转头看向路边一家售卖饆饠的摊子。
赵宏见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玩意儿……她在凉州还没有吃腻吗?
赵晏却不再言语,那些一闪而过的字句还在耳边回响,她定了定神,压下莫名有些纷乱的思绪。
第2章 “阿兄,晏晏回来了。”……
时隔三年回到洛阳,走在人流如织的闹市,赵晏竟觉出几分新鲜。
十三岁之前,她从未离开过京城,但那时候常年待在宫里,出来逛集市的机会屈指可数。
路上人群摩肩接踵,街边店铺鳞次栉比,商贩中不乏深目高鼻、头发卷曲的胡人,操着略显生疏的中原官话,热情地招徕顾客。
近些年,随着大周边境平定、版图扩张,四夷臣服,已有万国来朝的迹象。
凉州远不及洛阳繁华,姑臧城作为州府所在地,她打马一走,很快便是一个来回。
但那里人皆相熟,她已疾驰而去,还能遥遥听到他们大笑着问候,喊她“六娘子”的声音。
有辛勤劳作的农户,起早贪黑的行商,也有风尘仆仆从大漠归来、与同袍交接轮岗的士兵。
他们偶尔会问起京城的模样,神色憧憬,笑说有生之年定要去洛阳看看,到时候,便该她尽地主之谊,拿出上好的美酒招待客人。
她满口答应,引得众人欢天喜地,纷纷称赞她的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