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当天沈延卿要出上午的门诊,忙起来连饭都没能按时吃,一直到下午两点多才看完病人,回了一趟科室,边查资料边吃饭,又遇到值班医生在处理一个重病人,帮着做了点杂活。
从医院出来已经临近傍晚,最终还是没有去见江汨罗,他们约好第二天到沈家看三个毛孩子。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从江汨罗那里听说了庆姐儿对杜明的反应,竟然觉得有些错愕,“为什么会这样?”
江汨罗摇摇头,“可能是姥爷的气势太强了?而且……”
她顿了顿,继续道:“庆姐儿跟我妈那么要好,可是我从没见过她们的合照,只有我妈一个人的。”
越想越发现就是这样,江汨罗摇摇头。
想不出所以然来,好像这事也不重要,索性不再讨论,等到国庆假期结束,没几天就忽然传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大概就是有好几个消费者先后投诉杜氏销售的建材存在质量问题,还闹到了电视新闻上,要求巨额赔偿,被坊间称为“杜氏质量门”事件。
因为事情闹大了影响很坏,杜明不得不亲自出面,总算将事情勉强翻过,时间也就到了十月底。
天气开始转凉,江汨罗的日子依旧按部就班,过得毫无波澜。
十月底,沈延卿的课程已经上到了心肺复苏的章节,学生要经过实操培训考试及格,才能避免期末外科学挂科惨案发生。
学校开放的技能训练室器材不够,为了让学生们能有更充足的练习,沈延卿受到某天社会新闻的启发,自费购买了三个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
模拟人身上连接着指示灯,位置、力度都对了会亮绿灯,错误会亮红灯,和其他什么复苏操作垫、呼吸球囊之类的东西一起放在一个深蓝色的箱子里。
“你打算怎么做?”江汨罗好奇的问他。
沈延卿拍拍箱子,微笑道:“当然是带他们练摊儿去啊,就当义务教授市民心肺复苏?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充分练习,我打算把它作为考核出勤率的指标之一,不到的扣平时分。”
江汨罗一脸复杂:“……”你就是传说中的魔鬼叭:)
第一百一十四章
尽管江汨罗一再告诉沈延卿, 你这种这么狗的老师以后走在路上是要被套麻袋的,他还是把课程安排发给了手下两个班的学委。
安排表上写得很清楚明白,两个班共计二百八十名学生, 按学号先后顺序, 分成十四组,每组二十人,周一到周日,每天一组, 在某指定位置集中,由小组长核查人数, 在晚上八点前到达某广场, 练习时间一个半小时,有专车接送, 两周一轮,直到外科学课程结束。
还注明了请假的同学必须上交请假条,可以和其他同学调换时间, 也允许努力的同学天天签到,期末酌情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