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转瞬就想明白了关键, 想来茂林必定是与黄老爹摊牌了。叶氏把手里两个煮鸡蛋藏到了袖子里,又叫上了兰香,她一个寡妇,从来不单独与外男说话, 除了娘家兄弟。
叶氏知道黄老爹肯定是想来打探什么, 或者想看一看梅香。但叶氏今儿不想让黄老爹看梅香,你们家又没表达任何意思, 我女儿岂能随便给你相看。
叶氏笑着与黄炎夏打招呼,“黄老爹来了, 今儿背集,我还以为是您家少东家来呢。”
黄炎夏笑得很和善,“韩大娘子好,茂林小孩子家家,这些日子多亏了乡亲们照应,才能不出差错。这边他都转熟了,我让他到其他地方去看看,多认几个人。”
叶氏点了点头,“劳烦您给我切两文钱水豆腐。”
黄炎夏点头,手里的小铲子就跟长了眼睛似的,一下子就是一大块,上称一称,三斤三两。
黄炎夏手准的很,这三两,是他送给叶氏的,“这都快卖完了,我送韩大娘子三两。你们家孩子多,都是长身子的时候,豆腐虽然比不上肉,也是道好菜。这里还剩两张千豆腐,听我家茂林说韩大娘子在街上没少照应他,这两张千豆腐您拿回去炒把青菜,好吃的很。”
叶氏有些不好意思,“这,真是不好意思,多谢黄老爹了。”黄炎夏论年纪和韩敬平差不多,不知道的人以为他是个老头子,其实他才三十出头,正当壮年。也不知怎地,十里八乡的人都这样叫他,叶氏只得随大流。
黄炎夏笑了,“我还要多谢韩大娘子照应我儿子呢。”
两个人正客气着,梅香忽然出来了。
黄炎夏顿时眯起了眼睛,不说盯着梅香看,眼睛却一直往那边瞟。
叶氏顿时有些尴尬,她没想到梅香这丫头自己出来了。
梅香以为来的是黄茂林,索性跟出来看看,哪知来的是黄炎夏,她只得礼貌性地打个招呼,“黄老爹好。”
黄炎夏笑了,“大侄女好,韩大娘子好福气,儿女都好。”
叶氏一边把两文钱放在豆腐板子上,一边客气道,“黄老爹夸赞了,这丫头虽然比同龄人能干些,就是有些憨,对家里人一片赤诚,有时候说话不晓得迂回,总是嘴巴不饶人。您家里的少东家才好呢,小小年纪这样能干,在街上没少帮我们。”
黄炎夏顿时心里有数了,得了,感情这两边都有意,就等着他点头呢。他不动声色地收起了钱,客气地对叶氏说道,“孩子们还小呢,能对家里人好,可见是个好心肠的。等再大些,长辈多教一教,通了人情世故,自然是样样都妥帖。我可是听说了,这孩子田里地里油坊里都能拿得出手,可真是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