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这家里住了十八年,家里每个角落他都熟悉。阿爹一直待他很好,茂源和淑娴也很敬重他。他在这家里长大、学手艺、娶妻生子,忽然要换个地方,他心里有些坠坠的。
黄茂林忽然想到了梅香,当初梅香离开自己住了十六年的家嫁到黄家,内心定然也是非常不舍,但她从来没说一句。
黄茂林内心又有些感动,是啊,人总是要长大的。阿爹说的对,树大分叉、人大分家,他和茂源都长大了,现在各自有了营生,且发展势头还不错,这个时候分家,最好不过了。
黄茂林又想到了慧哥儿,等到了镇上,他要继续努力挣家业,让梅香和慧哥儿以后能过上好日子。
黄茂林一边想一边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正房里,杨氏正高兴地翻来覆去睡不着。明儿茂林一家子就搬走了,过两天她也要搬到真上去了。
从此,她们一家子住在一起,她再也不用时时刻刻想着自己是个填房,是个后娘。
黄炎夏一直不说话,杨氏也不想去劝他。杨氏心里清楚,当家的肯定也舍不得大儿子,就像自己舍不得茂源一样。
等到了镇上安定下来,慢慢的他也就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黄茂源早早把车套好了,黄茂林先运梅香的嫁妆,再是家里分给他的东西,最后才是豆腐坊里的工具。
梅香的嫁妆多,黄茂源跑了两趟。黄茂林自己也赶着驴车跑了一趟,把家里分的杯碗盘碟和桌椅板凳都运了过去。
最后一趟,哥儿两合力赶着两辆车,把豆腐坊里的东西一下子全部运走了。
黄炎夏在镇上给黄茂林盖了一间一模一样的豆腐坊,就在正院倒座房里。
黄茂林在镇上的院子带了个小跨院,跨院也分前后院,前院是三间倒座房,从西到东依次是柴房、牲口棚和一间仓库。后院有三间正房和两间西厢房,因院子太小,没法盖东厢房。
跨院暂时空着,留着以后孩子们长大了可以住。
正院比跨院大多了,前院四间倒座房,除了门楼,其中两间是豆腐坊,另外一间是卖豆腐的地方。卖豆腐那间屋子紧挨着门楼,南边开了个大窗户,外头搭了棚子,人家来买豆腐直接从窗户里就可以取。
过了垂花门是后院,正房三间,两侧各带一间耳房,东耳房存放的是粮食和黄豆,西耳房暂时空着。东西厢房各三间,梅香把厨房设在了东厢房南屋,夫妻二人住在正房。
家里人口少屋子多,梅香从叶氏那里抱了只小狗,是小花点生的,又把黑虎生的小猫留了一只。
黄茂林兄弟二人往镇上运东西的时候,梅香把孩子交给叶氏,自己去新家归置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