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通过依附帝国的方式,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导者,其最终目的还是要联合西方世界的所有力量,挑战以帝国为核心的东方文明,使西方文明成为主导文明。当然,与英国、美国主导的西方文明相比,不同的只是更换了主角。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德国就需要尽最大的努力确保西方文明的统一性。
为此,德国就必须尽量在美国获得实际的利益。
在无法出兵美国的情况下,德国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迫使帝国在谈判中让步,让美国保住其基本利益,从而为西方文明的下一次崛起奠定基础。当然,德国更希望通过在战争末期的行动,来影响到战后美国的国内政治,从而为今后美国倒向德国,跟随德国一同挑战帝国打下基础。
正也正是德国元首高调表态的直接原因与根本目的。
只是,谁多知道,德国元首的高调表带最后只收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面对德国元首发表的这篇极具挑衅意味的声明,帝国首辅萧鼎昆采用了最简单,也是最适用的策略:借力打力。
美国最担心的就是遭到肢解,而德国军队到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肢解美国。
在此情况下,美国将别无选择。如果连国土的完整性都不能保证,又凭什么去挑战强大的明帝国呢?
更何况,美国一直就不是亲德的国家,美国更难以在短期内倒向德国。
至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国内确实没有多少亲德势力,当时主导美国政治的是新英格兰人,而德国是英国的传统敌对国,这些人肯定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改变其固有的观念,心甘情愿的接受日耳曼人的领导。
五月二十八日,停战谈判正式结束。
次日,马歇尔在亚特兰大宣布美国无条件向同盟国集团投降。
同日晚上,驻扎在亚特兰大的美军准备以军事政变的方式推翻马歇尔政府,结果参加政变的军队还没有集结起来,就被马歇尔调来的军队给镇压下去了。
马歇尔本来就是军人,要想通过军事政变推翻他,肯定没有那么容易!
第三十九章 美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