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在位时,天竺王尸罗多逸逝世。叛臣阿罗顺那自立为王。
此时正逢,唐太宗派王玄策为天使出访天竺。
玄策带着副使蒋师仁和辩机和尚做翻译。有随从五十多人,嗯,这辩机和尚正是唐僧的师弟,不管是正史还是小说,这唐三藏都是名有其人的。
一行人从长安出发,走了几个月,总算是进入了天竺境内,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也不用再多说了。
此时篡位自立的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害怕事情败露,竟派了二千兵马伏击。
嗯,这阿罗顺那之所以害怕事情败露,全在于此时大唐国力强盛,兵锋威震天下。因而周边各国均向大唐称臣,奉大唐天子为天下共主。
而这天竺王也需要得到大唐天子册封方才生效。
很简单的道理,天竺是大唐属国,这阿罗顺那连大唐都没有禀报一声,就自行上位,如果让大唐天子知道。派出大军征讨的话,这阿罗顺那也有一点自知之明,因而方才下此毒手。
谁想知,这王玄策原本就不是单纯的文官,嗯。准确来说唐太宗时代的文官基本上就没有几个没有经历过沙场征战的,而其副手师仁及五十从骑更是久经沙场。面对敌军突袭,随即排成雁行阵把辩机和尚夹在阵中。
一干兵将奋力拼杀,伤敌无数,但最终随从被尽数杀尽,王玄策三人被俘。
但没被关押多久,王玄策便用计逃了出去。
身为大唐天使,竟然受到如此攻杀,大唐天威何在?!
王玄策大怒,策马一路逃亡,渡过了甘地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王国。
随后王玄策途径各国,向尼泊尔诸多小国借了数千骑兵,若干步兵,随后打出唐军之名,自任大军总管,带兵与天竺伪王激战。
大惊失色的阿罗顺那点起称雄天竺的大军随即迎战,但屡战屡败。
最终在甘地斯河畔的决战中,王玄策一举击溃阿罗顺那的三万战象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