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摸了摸女儿的小手,“官人真是傻大方。”

刘文谦把女儿抱起来飞飞,惹得刘悦兰咯咯笑,元宝在一边听见了,也要飞飞,顿时满院子里都是孩子的笑声。

刘家这边都准备妥当了,就等着正日子来了。郑家那边,还忙的不可开交。

郑家是娶媳妇,热闹程度比刘家要强多了。来的宾客也多,席面也多。最主要的是,郑家族人都在乡下,一家只派了两个代表过来,帮不了太多的忙。郑太太把家里下人指挥的团团转,也就刚好够用。

郑颂仁正好在家闲着,他们夫妻给郑太太打下手。

买菜、定花轿、喜事班子、主事人,样样都不能错了。宾客如何安排,谁坐上席,谁吃头一轮宴席,都是有讲究的。

郑老爷的同僚们自然都要来,还有这附近的街坊邻居们,还有郑颂贤的同窗,郑颂仁兄弟两个外头交际的人,包括老家来的族人。郑颂仁不愧是陆通判最喜欢的手下,做事一丝不苟,周全的很,他把坐席安排给郑太太一看,郑太太高兴的连连夸赞。

“辛亏有我儿帮忙,不然娘就要抓瞎了。”

郑颂仁浅笑,“都是儿子该做的。”

郑颂贤在一边挠挠头,“娘,您也给儿子分点活儿吧,儿子除了读书,什么都没干。”

郑颂仁看了一眼弟弟,仍旧笑得云淡风轻,“三弟就别忙了,好生准备做新郎官。”

郑颂贤红了红脸,“多谢爹娘哥哥嫂子们为我操心。”

郑太太笑,“你回去把你屋里再看看,照着你媳妇喜欢的样子再规整规整。”

郑颂贤被打发了回来,在三间屋里转了。

东屋是新房,里面已经张罗好了。大红的喜字贴在窗户上,墙面重新粉过了,白白净净的。屋里的东西能搬走的都搬走了,到时候放新娘子的嫁妆。

郑颂贤这几天已经睡在西屋小书房里了,那里面有张小床,以后他可能还要长期睡在那里。东屋里空荡荡的,郑颂贤在里头规划,这里放大床,那里放五斗柜,床边放梳妆台,靠门口摆一张塌,洗脸架放角落里……

郑颂贤越想越高兴,再有两天,他就要做新郎官了,他就要和薇儿成夫妻了。

也不对,他们只是有名分而已,但也足以让他高兴了。时间快的很,翻年薇儿就满了十五周岁,再等一年也无妨。

他把东屋转了一遍,自己跑到西屋书房里,铺开纸写了两句话,梧桐枝上栖双凤、菡萏花间立并鸳。

写完后,他又一个人盯着纸傻笑。

当天夜里,郑老爷回来的比较迟。外头的雪化了不少了,地面还没干,他骑马回来的,喝了一路的冷风。

一进正房,他就喊,“娘子,可有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