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之上明明白白写着太傅之女闻樱,赵玉儿还有何不明白的?
方才老夫人说的那些话,定是在为闻樱做准备!偏她还可笑地自认为老夫人是在帮她张罗,让她平白出了丑!
赵玉儿几乎要咬碎一口银牙,想着方才与顾老夫人的一问一答,越想越觉驴唇不对马嘴,越想越觉出丑,登时心中更讨厌闻樱几分。
顾清之接了旨,偏头示意小厮,小厮会意,从怀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布袋子递给忠公公,笑道:公公这一路辛苦了,拿着这些去喝喝茶。
忠公公是周景初身边的近侍,知晓周景初最不喜拉帮结派与站队,往日里颇有些忌讳这些,生怕一个不甚就被误以为偏帮着谁。可今日不同,周景初拟旨时忠公公就在一旁看着,加之他跟随皇帝这么些年,自然看得出他对这门婚事的看重。
看重闻姑娘,看重顾太尉,也看重这门婚事。
忠公公虽有些不明白周景初怎会突然开始操心朝臣的婚事来,不过旁的事情他还是能看出些许,此时见顾太尉身边的小厮递上钱袋,便也不像往常那般推脱过去,而是顺势接了下来。
布袋握在手中颇有些分量,忠公公将其拢入袖中,继续笑呵呵道:恭喜太尉大人,恭喜老夫人,只是杂家还要去太傅府,告诉太傅大人这一喜讯,便不多留了。
说罢,便带着宫人离去。
顾老夫人心中一颗大石头落定,却又飘忽几分,忽而想起了什么,从方才的喜悦中回过神来,朝顾清之正色道:皇上虽赐了婚,可并未为你二人定下婚期,你可莫要耍什么滑头,早早将日子定下来罢。
顾清之无奈一笑,只得应道:孙儿知晓了。
怪不得顾老夫人多想,只是从前赐婚旨意未下时,顾清之虽口口声声说爱慕闻樱,却无半点上门提亲的意向,顾老夫人抱重孙心切,明里暗里催促过几回,却回回都被顾清之以蓁蓁还小,太傅定还想多留她两年为由挡了回去,难免叫顾老夫人觉得他这是在借故拖延。
此番虽有了赐婚,二人婚事已成板上钉钉的事情,但若顾清之依旧一推再推,事久则生变,顾老夫人知晓这事儿说多了也招人烦,却恨不得日日提着顾清之的耳根子叫他快些将蓁蓁娶过门来。
顾清之自然能看出顾老夫人的意思,不过此时他倒觉得,迟早都要娶,若早些将那个小娇气包娶回来,也没什么不好。
眼见着孙儿婚事越来越近,顾老夫人心中高兴,特地吩咐厨房多做了几道爱吃的菜,说是要好生庆祝一番。
不过是赐婚圣旨,蓁蓁还未成我顾家的人,庆祝便不必了吧。听得顾老夫人兴致勃勃地吩咐黄妈妈,顾清之无奈制止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