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页

若不是李皇后、王继恩等人,是在赵光义病危之时临时起意,缺乏应变的计划,恐怕吕端再神勇,也不可能力挽狂澜。

如果要研究这个计划的可取之处,无疑最大的成功,便是将皇太子赵恒挡在宫外,他被隔离了,连皇宫都进不去。所以才任由李皇后和王继恩,在宫里翻云覆雨。

现在赵曙被隔离的更彻底,直接远离了京城!而皇后曹氏,对赵宗实的偏爱,要远甚于赵曙……如果这时节,官家突然驾崩,只怕太祖太宗驾崩后的戏码,恐怕又要重演了。

不会每次都有吕端,就算吕端再世,也不能每次都力挽狂澜!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赵祯怎可能在这几日驾崩呢?

陈恪反复向前世记忆求证,终于记得赵祯是嘉佑八年,突然得病驾崩。现在是嘉佑七年,还有一年呢!

若非病死,那只能是被暗杀或下毒了。然而赵祯身边有狄青,有忠心耿耿的胡言兑,加之赵曙也透露过,官家进一步加强了防范,尤其是防备下毒。如此防护严密、丝毫不大意的皇帝,怎会在数日内驾崩呢?

陈恪的思维,又陷入死结当中。

第三七八章 宾天(上)

无论如何,小心无大错。

陈恪一声令下,数年来耗费巨资,铺下的情报系统,便高速运转起来。皇城内外的一条条情报,开始飞速的汇集到他的书房中。几个重要人物的活动脉络,便从嘈杂纷乱的汴京城中凸显出来!

一个月来,赵宗实一直抱病在家,据说这次是真病了,连地都下不来,人瘦的就剩一把骨头,还老是发昏说胡话:‘父皇父皇,儿臣对不起你。’他的王妃高氏进宫哭了一回,想请皇帝能去见他一面,让他安心养病。

其实这是他借故给官家出难题呢!因为皇子也是臣,臣子患病皇帝探视那是有规矩的,只要不是病入膏肓,皇帝是不会亲临视疾的。在赵宗实想来,以赵祯那种虚伪的性情,总要维持表面上的父慈子孝,所以肯定还会来一趟。

只要赵祯一来,朝臣们立时就会觉得潞王殿下重获帝宠,至少能拉回一些人气……乾元节后,赵宗实也从郡王进封为亲王。哪怕赵祯不来也无妨,因为百官会觉着他这个做父皇的薄情无义,根本没把这些过继的儿子当儿子!这对将来自己翻脸不认人,也算是个铺垫。

因此,无论谁来探视,病榻上的赵宗实,都要迷迷糊糊的喊几句父皇,再说几句皇思高厚的话,谁听了谁都要感伤落泪。一番做作之下,赵宗实的声望竟有恢复的态势。

‘这厮终究心思太盛。”看着他的情报,陈恪冷笑道:“装病就装得像点,还耍那么多心机,以为别人是傻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