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6页

赵昊询问过东方美人号上的首席船匠布兰科,欧洲的船厂是用涂了油的大麻纤维捻缝,再涂上一层沥青熬出来的焦油来防水。

焦油非但有毒,防水效果也不如大明的油灰捻料……赵昊乘坐东方公主号返程时,就遇到过船体渗水,好在处理及时,才没悲剧了。

而整个惩戒舰队出海两个月,几乎没发生过漏水。好吧,这也跟舰队都是新船有关……

不过就算老船漏水也不怕,大明独有的水密舱设计,可以极大提高船只的生存能力。

赵昊又在铁作车间中,看到大冬天赤着上身的铁匠师父们,在挥汗如雨打造船用的铁钉。

赵昊看到车间里,打造出的成品铁钉就有七八种之多。有铲钉、方钉、锔钉、枣核钉、爬头钉、扁头钉……显然各有各的用途。

而此时,欧洲的船上一颗铁钉都看不到,用的全是木钉。虽然木钉有木钉的好,比如不会影响到罗盘准确度,不会生锈等。

不过光将上万颗木钉,一个个凿孔楔入板材中,耗费的工时就要超过铁钉几十倍。单此一项,就足以高下立判了。欧洲目前不用铁钉,主要是因为他们冶铁业不行,熟铁太贵用不起。

所以大明的造船工艺,依然有很多地方领先于欧洲……

一个个车间参观下来,赵公子最大的感触就是。船,真的不是那么容易造啊!

也难怪李朝和日本的造船水平上不去,因为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想要把造船水平提上来,需要补课的地方太多太多。这不是雇几个船匠就能搞掂的,得把整个体系都搬过去才行。

呸,做梦去吧!

……

在各个车间走马观花一番,便已经是中午了。众人随赵公子到船厂三食堂用午餐……马秘书提前打过招呼,公子时间紧张,不要摆宴席了,就在员工食堂随便用点儿。也顺便视察一下工人们的伙食。

偌大的船场三食堂中,摆着一排排的长桌,足可容纳两千人同时就餐。而像这样的食堂,船厂里还有两个。不然无法喂饱整个厂区里,工匠、学徒、保安、民夫加起来五千多张嘴。

食堂中人声鼎沸,赵公子一行进来后,声音顿时压低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