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画里的锄头、斧头、铲子……很早以前,人们用石头做武器,做一切生活用具的时候,就有农耕用具。

耕犁出现的比较晚一些,在有了铁之后才开始使用,大约,在汉朝。”

比划一下用汉朝的直辕犁耕作的费力不便之处,钟老翰林接着说,“唐朝中后期,曲辕犁代替直辕犁,还有水利灌水设施。

宋朝的人继续对犁具进行改进,还发明了水磨。用水力来磨面,类似于用风力来行船,和我们现在的,用煤炭来发动大机器,是一个道理……。”

听完历朝历代对农耕用具的改善,特别是现在的大清国,四阿哥和大格格欢喜于自己学到的知识,欢喜于大清国的进步。

大格格有模有样地提出来问题,“老师,我们大清不用宋朝的水磨?”

四阿哥和大格格都是疑惑。

钟老翰林发愣,他这两天在研究这些知识的时候,那股子挥之不去的伤痛心情又涌上来。

面对两双小孩子的眼睛,求知好奇的,单纯好学的小孩子的眼睛,老先生把话儿在肚子里转了几圈,缓缓开口,“不是不用,是失传了。”

“原因,有好几个。”

“其一,水磨用水,大多建造在靠水的地方,河边、沟渠边、大运河边……,这就和其他用水的人有矛盾,因为水还要用来饮用、灌溉、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