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明坚的忽悠下,这帮传教士都答应留在京师,为大明工作,在罗明坚看来,只要能够取得朱载坖的信任,终有一日,他们可以在大明传教的,罗明坚认为要想在大明传教,必须要取得大明皇帝和这些官员的支持,所以他的看法是要利用的传教士所掌握的西洋技术,一方面用汉语传播基督教;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
罗明坚认为大明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漫长文明的国度,他有自己的一套规则,传教士们想要在大明传教,必须首先适应大明的规则才行,所以罗明坚要求这些传教士要赶紧学习汉语,了解大明的风俗习惯,为自己取中文名字,罗明坚的看法得到了一部分传教士的赞同,其中有一个就为自己取了中文名字叫利玛窦。
而朱载坖也在和礼部尚书赵贞吉商量怎么利用这些传教士,朱载坖认为,不仅仅要利用他们所掌握的各种技术,还要利用他们对于西洋的了解,使得大明了解西夷,现在大明对于西夷的了解也停留在佛郎机、红夷的层面,朱载坖要求赵贞吉和礼部还有理藩院通过这些传教士了解西夷,有多少国家,国力如何,对大明的态度如何,这些事情都是朱载坖亟待了解的。
和赵贞吉商量好了这些事情,朱载坖将罗明坚进献的部分礼物送进内廷,尤其是西洋的钟表,到确实是个好东西,现在大明的内官监也能够仿制钟表了,朱载坖命令内官监仿制钟表,送九边各镇已经军中,作为军中计时的工具。
除此之外,罗明坚这次携带了礼物中还有望远镜,这使得朱载坖很高兴,立即明里内官监和文思院立即仿制,朱载坖明确说道:“此物系军国要器,但能够仿制优良,改进得宜者,朕不吝官爵之赏。”朱载坖当然知道钟表和望远镜对于军事的用途了,要大面积装备军中,用于提升官军的战斗力。
还有就是罗明坚带来了作物种子,这次不管是马铃薯还是辣椒都被罗明坚带来了,朱载坖当然是极为高兴的,当即命令在西苑育种,然后准备大量的种植推开,有了这两样东西,至少在面对灾荒的时候,大明有了更多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除此之外,就是这些机械和图纸了,经过严世蕃和文思院的筛选,还是找到了一些现在就可以立即使用的,主要是镗床、磨床、车床和锯床,这些都是现在大明急需的,不过这些西洋的机床大多是水力的,朱载坖认为大明不一定要使用水力,不仅仅要单纯的仿制,还要改进,使用畜力,甚至是手摇脚踏这些都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动力来源,尽可能快的将这些机械推广开来。
严世蕃还向朱载坖奏报了一件事情,马上就是朱载坖登基十年了,现在从缅甸运输来的木料充足,天津造船厂的伎术也已经足够,仅仅仿制西洋战舰显然不够,严世蕃建议,在天津造船厂制造两艘大型战舰,以彰显大明的武力,严世蕃和天津造船厂的工匠们详细商讨过了。
严世蕃认为,现在无论是技术还是材料都足够制造两艘六千料的大型战舰,严世蕃向朱载坖展示这种庞大的战舰,按照设计,这种大型战舰长二十二丈,宽四丈八尺,配炮九十九门,三层炮甲板,可以说是一旦下水,大明水师再无敌手。
朱载坖大喜,当即批准了严世蕃的奏请,要求严世蕃立即动工,朱载坖御笔亲自为这两艘战舰命名为定远、镇远,要严世蕃务必在隆庆十年下水,所需银两等直接向朱载坖上奏就行。
朱载坖还下令,给这些传教士赏赐衣物、银两,保障他们的伙食,照七品发给俸禄,让他们在同文馆负责翻译这些西洋的书籍,朱载坖的意思是优先翻译算学、几何、机械等对大明实用的书籍,同时朱载坖要派人给罗明坚传谕,命令他带领这帮传教士编写一本介绍西洋诸国的书籍,介绍西洋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向大明的官员们介绍西洋各国。
得到朱载坖命令的罗明坚大喜,朱载坖愿意了解西洋,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借机向朱载坖和大明官员们介绍西洋甚至是天主教。
而不仅仅是罗明坚到了大明,红夷使团通过王直的介绍,也取道倭国,抵达天津,之前红夷在大明征讨缅甸的时候和大明有过合作,朱载坖和大明的官员们对于红夷的观感还是相对比较好的,但是对于红夷和倭国的通商,无论是朱载坖和大明君臣,都是十分厌恶的,朱载坖不希望倭国从西洋获得任何先进的技术,在朱载坖的想法里,倭国最好是老老实实的圈养在那一个岛上,帮大明挖矿就好了。
红夷使臣向大明递交了国书,请求和大明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同时通商贸易,而一直在倭国的蒋洲也搭乘红夷使者的船只回到大明。
朱载坖召见了蒋洲,询问起了有关倭国的情况,现在倭国仍旧是一片混战的局面,但是有赖于红夷商人提供军器给他们,现在的倭国军中已经有了一些火器,同时倭国的也通过出口生丝、瓷器、丝绸等从红夷商人手中换取火铳、火炮等军器。
朱载坖对此很不爽,倭国出口生丝、丝绸、瓷器不仅仅会影响大明的收入,还会增强倭国军队实力,这是朱载坖所不愿意看到的,你们倭国就好好研究研究武士道就行了,拿刀对砍多带劲,玩什么火器,当好忍者才是真的。
对于红夷,蒋洲认为乃是西夷中的大国,大明应该与红夷建立贸易关系,用以制衡佛郎机才是,朱载坖对于蒋洲的话深以为然,朱载坖命令蒋洲将在倭国的见闻具折上奏,同时召集重臣商量应该怎么回复红夷。
()
在罗明坚的忽悠下,这帮传教士都答应留在京师,为大明工作,在罗明坚看来,只要能够取得朱载坖的信任,终有一日,他们可以在大明传教的,罗明坚认为要想在大明传教,必须要取得大明皇帝和这些官员的支持,所以他的看法是要利用的传教士所掌握的西洋技术,一方面用汉语传播基督教;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