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铨等人还没有统计出具体的“兽兵”人数,但耿煊却已经知道,总共有2153名失控发狂的“兽兵”身亡。
他们一共给耿煊带来了34448点红运,2467点黑运。
加上己方阵亡786人所带来的13362点红运,914点黑运。
加上原来的红运,现在沉淀在“燧珠”内的红运突破了十万大关。
耿煊本来还期待着,红运突破十万之后,“燧珠”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但是并没有。
这让耿煊有些小失望,却也让他有些小轻松。
这意味着,他暂时不需要再去考虑“攒红运”这件事。
既然红运突破十万之后都没有质变,那么,红运突破二十万、三十万之时,耿煊猜测,大概率也不会有什么质变。
而红运突破百万,至少要“填入”数万条人命,这不是现在的他能够承负的。
既如此,也就不需要考虑这些。
心中想着这些,却见苏明煦陪着姜逸之已经来到耿煊面前。
“苏帮主,还有最后一层,社坛就要修好了。
接下来,应该没有我们什么事了吧?”苏明煦道。
耿煊抬眼看去,站在他这位置,社坛的第一层已经完全看不见了。
第二层也只能看到上面的一半。
现在,三层方形高台的社坛,已经垒到了第三层,且正在快速成形着。
而在社坛外围,则被一圈半遮蔽的、由近两米高的石板围起来石墙遮挡着。
耿煊看了两眼,对想要溜号的二人道:“还没完。”
他这回答,似乎也没太出乎两人预料之外。
姜逸之沉默不语,苏明煦则直接问道:“您还需要我们做什么?”
耿煊看着姜逸之,道:
“主持社坛仪式的,叫做大祝,对吧?”
“……是。”
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苏瑞良”为何要问这个问题,但姜逸之还是给出了回答。
“那待会儿,你就来做这个大祝。”
说着,不理会瞬间将双眼瞪得溜圆的姜逸之,又看向苏明煦,道:
“你就来做二祝。”
苏明煦一副看文盲的表情,道:“苏帮主,历来都只有大祝,没有二祝这个说法。”
耿煊点头道:“那现在就有了。”
苏明煦还想说什么,年老反应更慢的姜逸之却也终于反应了过来,连忙道:
“苏帮主,您……您怎么能这么草率?
我就是帮着垒了个社坛,您怎么就要我做大祝?
何况,我也不知道大祝应该怎么做啊。
那些神神叨叨的事情,我根本就一窍不通啊!”
就在这时,刚才洪铨、蒋弘毅二人离去的街道上,有低沉的马蹄声和车轮碾压地面的声音传来。
耿煊扭头看去,就见洪铨坐在第一辆马车的车辕上。
他令御者将马车靠边停好,跟在后面的马车也都随之一起靠边停成整齐的一排。
洪铨下了马车,快步来到耿煊身边,回禀道:
“帮主,已经按照您的要求,所有重伤者都运过来了。”
“六百四十名战兵,稍后就到。”
耿煊颔首,便转头对姜逸之道:
“大祝怎么做事,你不需要懂。
你只需要能说些好听的、安慰人的话就成。”
“面对暴虐的强敌,为了守护这片祖祖辈辈都生息于此的家园。
他们毅然挺身而出,不怕重伤,不惧牺牲。”
洪铨有些愕然。
姜逸之,苏明煦也都是一脸的惊愕。
大家都很想说,难道不是因为迫于您的淫威吗?
要不是您,清源集根本不会遭遇此劫。
要不是您,清源集的人现在早就跑了个精光,一个活人都不可能留下。
这些话,您是如何说得出口的?
还如此的理直气壮!
睁眼说瞎话到这个地步,有必要吗?
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何必呢!
耿煊却不理会三人心中如何想,继续粉饰光鲜的“外表”。
“……逝者已矣,生者还要继续。
经历一场大战,他们的心灵,迷茫又脆弱。
现在,我请求你,代表那些因他们得到安全庇护的人们。
代表这片土地上的历代先灵们。
代表白帝,代表黑帝,代表那些为了苍生福祉而殚精竭虑的先贤们。
对他们表示感谢,对他们表达祝福。
我要你做的,就是这些。”
说到这里,耿煊看着整个人都僵在那里,仿佛不知身在何处的姜逸之道:
“对你来说,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应该不难。
你如果拒绝,我有理由认为,你就是故意的!
或者说,你认为他们连得你几句安慰话的资格都没有?”
“你要是不答应,我就让二祝上。”
说着,耿煊目光一动,看向苏明煦,道:
“……二祝要是也不答应,我就让三祝上。
我不相信偌大清源集,还找不出这么一个人来。”
姜逸之还没有说话,苏明煦就像是被耿煊的目光烫着了一般,惊得差点跳了起来,赶紧代姜逸之答应道:
“苏帮主放心,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代姜大祝答应了。
……不过,这件事能起到多少效果,我们就不敢保证。”
耿煊淡淡道:“这不需要你们来操心。”
“好,那我们没问题了。”苏明煦道。
耿煊满意点头道:
“给你们两刻钟时间,如何用词,是否要设计一些动作,你们都可以斟酌一下。
我看你们都知道的不少,即便不知道真正的大祝是如何行事的,但我相信,多少也应该知道一些。
言行上,尽量往这方面靠吧。”
苏明煦低下头,似乎开始思索斟酌起来。
过了大约几分钟,姜逸之忽地深吸一口气,开口道:
“苏帮主,还要做一些别的准备。”
“准备什么?”
“我需要一顶羽冠,一柄羽扇,一套神衣,一个摇铃……如果可以,再准备一个面具吧,看上去越狰狞越吓人越好。”
深吸一口气,豁出去的姜逸之将自己的需求一一说了出来。
对于他这么快就进入角色,主观能动性如此强大,耿煊很满意,道:
“可以,我现在就安排人去准备。
……不过,其他的我都能理解,神衣大概应该是什么样的?”
“式样越奇古,色彩越艳丽,看上去越不像是正常人穿的,就越好。
……要实在没把握,就多选几套,再安排两个裁缝,我现场指点他们修改一下也行。”
这次耿煊听明白了。
招来戚明诚,将姜逸之的要求逐一说了,问道:“准备这些,应该不难吧?”
心中古怪的戚明诚摇头道:“不难……很快就能送过来。”
戚明诚转身离去。
苏明煦看了眼耿煊,道:“苏帮主,那我们也去准备了?”
“去吧。”
随着耿煊点头答应,苏明煦立刻拉着姜逸之溜进被一圈石墙遮挡的社坛里面。
就在这时,一行低沉的脚步声响起,六百余名浑身几乎被浓重的煞气、怨气包围的战兵出现在大广场,魏万宗、漆坤、柴爷等人在两侧“护送”着。
耿煊看着他,发现,有不少人也在非常“放肆”的直视他。
搁以往,这些人或许也会忍不住偷偷打量他,可一旦发现他的注视,就会立刻低下头,表现出恭敬的姿态。
可现在,有不少人却似乎连这表面功夫也懒得做了。
对他都是如此态度,可想而知,蒋弘毅、洪铨等人在他们心中还有多少分量。
靠更强实力的压迫所带来的震慑效果,是有其极限的。
当他们意识到,左右都是一死之时,他们自然敢在他“苏瑞良”面前放肆起来。
耿煊自然没有什么不悦,却也没有对他们多说什么。
只是对洪铨道:“咱们现在补血丸还有多少?”
洪铨微眯着眼,似乎在认真盘算。
耿煊便换了个问法:“够用吗?”
“这倒是足够。”
“你去准备十口大缸,将里面装满清水。
然后,每缸都扔一百颗补血丸进去。”
“啊?!”
“别磨蹭,快去准备。”
“哦……哦,好。”
洪铨应了一声便跑远了。
很快,因为一场险死还生的激战,激起了压在心底的桀骜不恭的战兵们,立刻被前方那奇怪建筑旁边的稀罕事吸引了注意力。
只见“苏瑞良”的忠犬,那个名为洪铨的家伙,命人将一口又一口能装数百斤水的大缸一排摆开。
然后,当着他们所有人的面前,将一瓶又一瓶补血丸倒入缸中。
洪铨本人在那里倾倒补血丸,一道道络绎不绝的身影则提着一桶又一桶的清水倒入缸中。
一直到十口水缸被全部装满为止。
“???”
这么离奇的事情,看得所有人心中都是一头雾水。
也让那些恨不得浑身长满尖刺,谁来都敢立刻“炸刺”的刺头们,也暂时被眼前之事转移了注意力。
而很快,他们就发现,相比于接下来发生的离奇之事,眼前这一幕,真的是不值一提。
他们先是看到,不远处那座今晚才立起来的高台之上,四角燃起了熊熊篝火。
而在更下一层,面积更大的高台四角,同样有四团篝火在熊熊燃烧着。
因石墙的遮挡,他们看不到最下方那占地更大的方形高台,但他们却能够看到同样有高高腾起,缭绕的火焰。
紧接着,那被层层火焰笼罩,视线都因此变得扭曲起来的最上层高台的正中央,出现了两个奇装异服的身影。
他们的头顶都戴着插满各种艳丽鸟羽的头冠,身上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
如果,那些被一条一条的布条布片拼凑而成的玩意儿也叫衣服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