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曾老师的再就业问题

“技术性风控措施,我会给剧组安装上相应的系统软件,每天将剧组采购数据上传,你,我,都可实时查看餐饮、道具等流水支出,异常支付自动冻结。加强财务管理。”

“派驻现场审计,对临时演员超量使用、胶片耗损率等指标进行周度预警控制,还有......”

“停停停,你这么搞,是做生意,还是艺术创作?”姜小军抬手。

“这两者有什么必然联系么?你拍片的目的是什么?是想拍出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还是想拍些给自己看的自我意银的片子?你拉别人投资又是什么?叔,吃饱饭再谈艺术。”

“那这样,就没有创作空间了。”

“不会,这不要说了么?”李乐耸耸肩,“合同协议里,允许在总预算框架内调配不超过5%的资金用于即兴创作,怎么样?一千万,就是五十万,一个亿就是五百万。”

姜小军丢掉烟头,又点上一根,琢磨琢磨,嘴里哼哼着,“我要不是手里没钱。”

“那是您自己没概念,怨不得别人。我继续说,您接着听哈。?票房对赌对冲,若影片票房达到指标,超支部分由投资方全额承担,若没有达到,导演团队需返还50%酬劳用于补足缺口......”

接下来,当李乐把?诸如在“禁超支清单”,“艺术效果与成本平衡承诺书”,“预算重启条款”这些说出来,姜小军表情的阴晴不定,变成了沉默。

“叔,不是不想给您投钱,可您得关注成本与艺术表达的平衡。”

“鹪鹩巢林,不过一枝,艺术创作就像林中筑巢,过度堆砌外物,反而会压垮作品的生命力。你能用黑白胶片拍出荒诞,也能用燃烧的铁皮屋点燃诗意。”

“电影终究是给观众看的,当制作成本筑起高墙,再精巧的表达也会失去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