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又想到了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另一个是托勒密王朝时期的历史学家曼涅托。
Chat搜寻了希罗多德的作品,发现他主要在《历史》中提到了胡夫(希腊人称他为奇阿普斯),并对他的统治和行为进行了描述。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胡夫被认为是一个残暴的君主。
首先,胡夫关闭了寺庙。希罗多德写道,胡夫关闭了埃及的大部分寺庙,使得人们不能前往庙宇贡献祭品。
这一行为宛如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了人民的精神信仰,让无数虔诚的信徒陷入绝望。
胡夫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他的权力,防止人民通过宗教活动聚集起来反对他。
其次,是胡夫强迫劳役。
胡夫强迫全埃及人为他做工,将埃及人按照十万人的规模编成施工群,每十万人工作年限为三个月,轮流进行施工。
在头十年间,据说全埃及人都饱受了筑路和挖渠之苦,修筑的道路是用来把采石场的石料运往施工地点,而开挖的水渠是为了把尼罗河的河水引流过来,并用这些水把陵墓围绕起来。最后就是建造金字塔。
希罗多德还提到,胡夫强迫埃及人民做苦工,每10万人为一批,每批劳动3个月,先后用了30年时间才建成了大金字塔,其中修筑运输石料的道路就花费了10年时间。
基于以上三点,希罗多德认为胡夫是一个残暴的君主,其统治时期充满了压迫和苦难。
然而,Chat通过一些史料记载发现,希罗多德的描述基于他从埃及祭司和其他当地人那里听到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可能经过了长时间的口口相传,带有一定程度的夸张和偏见。
Chat又搜集整理了另一位对胡夫评价比较差的人——曼涅托。
曼涅托是古埃及的一位祭司和历史学家,活动时期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到公元前三世纪初,与胡夫统治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590年至公元前2568年)相差了二千三百多年。
他用希腊文写成了《埃及史》,该书详细记录了古埃及的历史和法老的统治。
虽然这本书的完整版本已经失传,宛如一颗沉入海底的明珠,但其部分内容被后来的教会历史学家保存下来,成为今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史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