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第11章问答

圣经千问 旧爱书写 2368 字 19天前

约书亚记11:20记载“耶和华使他们的心刚硬,与以色列人争战”,《罗马书》9:18又着重强调“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这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神爱世人”(约3:16)的普世救恩观之间,乍看之下似乎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当代神义论的激烈争议中,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这一复杂的神学问题呢?身为基督徒,又该如何在传福音的过程中巧妙平衡“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呢?

神学张力的平衡

主权与爱的统一性:神的本质是公义和慈爱完美融合的奇妙存在。神的公义要求对罪恶进行审判(罗1:18 - 20),因为罪恶是对神圣洁本性的公然冒犯,破坏了神所精心创造的和谐秩序。然而,神的爱又为人类铺设了救赎的道路(约一4:9 - 10),差遣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人类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承担了人类应受的刑罚。迦南人的心刚硬,并非神单方面的强制行为,而是他们长期以来自由选择罪恶的必然结果(创15:16)。他们在无数次的机会面前,选择背离神的正道,放纵自己的私欲,积累了深重的罪孽。神在他们的罪恶达到极致之时,显明审判的无可推诿(罗1:20),这一过程恰恰体现了神主权之下公义与爱的完美统一。神的审判并非出于残忍或随意,而是对罪恶的必要回应,同时救赎则是神无尽慈爱的光辉彰显,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展现了神的伟大属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救恩的普世性与特殊性:基督的代死是为了“一切信的人”(约3:16),这毋庸置疑地彰显了救恩的普世性。神的爱跨越了种族、地域、身份和地位的界限,毫无保留地洒向全人类,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通过信仰耶稣基督获得救赎,得到永生的盼望。然而,神以主权拣选救恩的施行方式(弗1:4 - 5),这又体现了救恩的特殊性。例如,保罗在传道时遵循先犹太人后外邦人的策略(罗1:16),这并非神对某些人的偏袒或歧视,而是神救赎计划的有序展开。犹太人作为神的选民,在救恩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首先领受神的启示和律法,是神救赎计划的起点。而外邦人在后来也被纳入神的救恩范围,这充分体现了神的普世救恩意愿从未改变。神以其无限的智慧和主权,安排了救恩的具体实施步骤,使普世性与特殊性在神的救赎计划中和谐共生。

传福音的实践原则

主权与责任的并重: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相信神的主权掌管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徒16:14吕底亚归主),神拥有超自然的能力,可以开启人心,引导人们走向真理的道路。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消极怠工、无所作为,相反,我们应当竭尽全力传扬真理(林前9:16)。保罗堪称我们的楷模,他深刻认识到神的主权,同时又积极主动地以辩道触动人们的理性思维(徒17:2 - 3)。他在雅典的市场上,与哲学家们展开激烈的辩论,用清晰的逻辑和深刻的教义,向他们阐述基督教的信仰,让人们从理智上认识神的存在和救赎的必要性。同时,他也以自己的生命见证感动人们的心灵(帖前1:5),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彰显着基督的爱与救赎的力量,通过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信仰的真实与美好,让人们在情感上感受到神的慈爱和关怀。

具体策略:

神的主权 人的责任

为未信者祷告(提前2:1) 积极分享见证(彼前3:15)

接受神的时间(传3:11) 把握每次机会(西4:5)

尊重自由意志(启3:20) 以爱化解敌意(太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