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黄祖的部队如潮水般迅速后撤,这一突然的举动让孙坚的军队如释重负。原本紧张的气氛瞬间消散,周边的将领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向孙坚所在的区域靠近。

孙策心急如焚,他是第一个赶到孙坚身边的人。只见他像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来,然后一个漂亮的跪滑,稳稳地停在了孙坚身旁。他紧紧抓住孙坚的手,仿佛那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声音哽咽着说道:“父亲!您千万不能死啊!您要是走了,我们这一大家子可就失去了顶梁柱啊!以后该怎么办呢?”

孙坚听到孙策的悲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求生欲望。然而,大量的失血让他的脸色变得惨白如纸,身体也异常虚弱,乏力感如潮水般涌上四肢百骸。

孙策眼见父亲如此状况,心急如焚,他扯开嗓子高喊:“郎中呢!随军郎中在哪里?还不快点过来!要是再磨蹭,我看他的双腿也别想要了!定当打断郎中的双腿!”

姗姗来迟的郎中终于抵达了现场,他的脚步显得有些迟疑和犹豫,仿佛对即将面对的情况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当他走到孙坚的面前时,更是战战兢兢,连手都有些微微颤抖着,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开始为孙坚号脉。

郎中全神贯注地感受着孙坚的脉象,眉头紧紧皱起,似乎在努力理解其中的信息。他竭尽所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医术知识,试图为孙坚提供有限但最大力度的治疗措施。然而,由于他们是随军前进,药材的极度匮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且这里地处偏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根本无法给孙坚提供最良好的医治条件。

更糟糕的是,由于黄祖的拖延攻势,使得孙坚的伤势不断加剧。尽管郎中已经尽力而为,但他心里清楚,这种状况对于孙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尽管孙坚此时还活着,但他的生命之火已经越来越微弱,距离油尽灯枯也不远了。

孙策站在一旁,满脸真切地热切询问着郎中:“我父亲可还有的救?”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父亲病情的极度担忧和焦虑。与刚才想要打断他人双腿的那个凶狠形象相比,此时的孙策简直判若两人。

在这乱世之中,生存是如此艰难,而孙策显然明白这一点。他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大丈夫需要能屈能伸,灵活改变自己的底线,这才是在乱世中存活下去的本钱。面对父亲的生死,他放下了自己的骄傲和强硬,展现出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亲情的珍视。

当孙策看到郎中微微摇头并长叹一口气时,他心中的怒火瞬间如火山般喷涌而出,熊熊燃烧起来。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孙策的理性依然占据了他大脑的大部分,使他能够勉强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至于被这熊熊怒火完全吞噬。

尽管如此,这股怒火仍然需要找到一个出口来宣泄。于是,只见孙策怒发冲冠,满脸怒容地咆哮道:“程公!立刻率领甲士前往那山沟里,将那些可恶的杂碎全部斩杀殆尽!我要让他们比我父亲更早一步去地府报到!”

站在孙策身旁的程普,眼见主公如此盛怒,赶忙应声附和道:“诺!”然后他抱拳行礼,稍稍后退一步,转身便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去。

程普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但他毫不迟疑,迅速点齐自己的亲卫队,马不停蹄地朝着山沟处原来江夏军埋伏的地方狂奔而去。尽管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知道即使他们能够及时赶到山沟处,敌人恐怕也早已逃之夭夭,人去楼空了。

面对如暴怒猛虎般的孙策,程普虽然心中有些不情愿,但也只能无奈地听从他的命令。毕竟,孙策虽然年纪尚轻,但已经展现出了其父孙坚的神韵和威严。

其实,孙策之所以没有对郎中们发泄怒火,原因非常简单。尽管明眼人都能看出孙坚已经病入膏肓、回天乏术,但孙策仍然心存一线希望,希望这些郎中们能够设法保住父亲的性命。他实在无法接受父亲即将离世的现实,哪怕只是多拖延一刻也好。

而孙坚之所以还能勉强吊着最后一口气,并非是因为他的身体还有恢复的可能,而是因为他还有重要的遗言尚未交代。他深知自己一旦离世,孙家很可能会因为权力争夺而陷入内斗的漩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强撑着最后一丝气息,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将遗言托付给可靠之人。

孙策让程普前去奔袭的事情,孙坚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然而,程普毕竟是孙家的老臣,深得孙坚的信任。所以,孙坚决定等程普回来之后,再将遗言交给他,以确保孙家的未来能够有几个可靠的人来守护。

此时此刻,黄盖、程普、韩当等人在孙家的地位已经如同托孤重臣一般重要。他们不仅是孙坚的得力助手,也是未来孙策的坚实后盾。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的存在对于孙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当程普终于抵达山沟时,他心中的预感得到了证实——这里果然如他所料,已经没有任何江夏士卒的身影。然而,尽管江夏军已经离去,他们留下的痕迹却异常明显。

在南方,由于开发程度较低,漫山遍野的植被和绿化使得任何人类活动的迹象只要仔细查看都无所遁形。更何况,这里刚刚经历过一支大军的通过,其留下的痕迹更是难以掩盖。

程普凝视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犹豫不决。他知道,沿着江夏军的撤退路线追击,可能会面临诸多风险,但如果不这样做,他又如何能查明这场伏击和突袭的始作俑者呢?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程普最终下定决心。他决定派遣一支小队的人马,沿着江夏军留下的痕迹以及大致的撤退方向去追寻。他对这支小队的要求并不高,不求他们能够杀敌立功,只求他们能够摸清敌人的底细,弄清楚到底是谁发动了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即可!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