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发烧中

“铁军啊,你是不是对小朱的工作有什么意见?”

“谈不上,就是有一些事儿不大能理解。”

“你说说。”

“我不大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执着的热衷于什么国际化,什么产业化,热衷于什么排名什么留学生数量,为什么呢?

学校,就是孩子学习的地方,开智启蒙,往高了说是给国家培养人才,往低了说普及文化历史,这些和国际有什么关系?

我从来没听说过哪一个国家的教育是因为拼了命去学习别的国家而产生了伟大进步的,大家国情不同文化不同,学什么?

联盟书库

还有这个留学生,又是建公寓又是给特权又要给补贴,我明白这么做的用意,但是不明白这么做的意义。

我们自己的孩子有多少交不起学费上不起学的?

还有那些正在上学的,看着自己和外国人之间这种巨大的落差,他们会怎么想呢?这样的后果可能是积极正向的吗?

我觉得不大可能,只会引起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甚至对这个国家的不满,强烈的不满,然后就是产生强烈的崇洋情绪。

我觉得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像教育和医疗这些方面,我们做什么都应该首先考虑大众的情绪和感观。

总不能因为几个人不切实际的想法就把自己的孩子都扔了。

还有就是日本学校的事情,我实在是想不通他是怎么考虑的,难道他不知道东亚同文学校吗?

这几年我感觉他就差把职务交给文部科学省了,那种恨不得和着急的架式我看着都替他急,他要干什么呀?”

“胡说八道,这些影响团结的话不要说。”

“我又不傻,但是我确实是这么想的,就特别不能理解。”

“他还是做了一些实事的嘛。”

“啥?三百万民办教师?您看看那份记录,那些转正过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基金接手的又是从哪里来的人?

别的方面我都没看到,到是看到教材被人家指指点点左改右改,连民族英雄和人民英雄都得是人家说了才算。

这是要干什么?

我非常非常难以理解现在的一些人,就是不管干什么都要想方设法的去求外国人的认可和同意,为此不惜磕头下跪。”

张铁军指了指报告材料:“我记得我曾经给您写过一个真实的事儿,咱们自己的发明非要找德国人来验证,结果被人家拿回去注册了专利。

这种事儿其实特别多,咱们现在已经到了一种,我不知道该怎么说的地步。

上学的目的是出国留学,工作的目的是出国,挣钱的目的还是出国,甚至当官的目的也是出国,还要带着家人一起出国。

现在全家都在海外享受奢华生活,只留一个人在国内敛财的家庭,您想知道有多少吗?我想不出这种人做出来什么样的贡献。”

“很多吗?”

“不限级别的话,至少是以万为计量单位的,具体的还有摸查当中,这方面查起来有点慢,需要时间,毕竟涉及到国外了。”

“以你在国外的势力应该不难吧?”

张铁军苦笑:“您也太过于高看我了,我就是挣了点儿钱,哪有什么势力?而且这类人在国外也是被关注的,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警觉。”

“你是说,这些人的家属在国外会受到当地官方的关注?”

“对,相当关注,甚至会监视起来,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群非常好利用的人,还非常有钱,可以拿来用,也可以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