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房价和油价

说到房地产,韩朔便问道:“你们现在住房是怎么卖的?”

第一年天道基金主要投资商用地产,因为有大量的企业没有办公地址,销售网络也需要店面等等。

居民住宅虽然也建了不少,但和进入城市的劳动力数量相比完全不够看,这才出现了大量居住工棚的现象。

好在天道基金的很多产业都是规划在县级单位,他们可以白天在县里上班,晚上哪怕是走回去,也能回家住。

不然如此庞大的劳动力进城,整个城市系统都要崩溃。

可就算如此,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远离家乡,来到大城市工作,他们就没有现成的住房可供居住。

别说是他们这些外来人了,就是本身就是城市居民,他们的居住环境也说不上好,首都也是很多人和家庭挤在大杂院里居住。

去年陆续有房子建成,如果完全按照市场化销售,根本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价格会迅速攀升。

韩朔不反对适当市场化,但他很清楚,能第一批拿到房子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人。

这些人作为第一批吃到肉的人,自然希望肉继续涨价,将来的房子只会越来越贵,而且上涨的越来越快。

这还无所谓,就怕有人利用房屋抵押继续拿房子,这样就实现了房子生房子的现象,最终成为最大的房价上涨受益者。

别看有房产税,但在快速上涨的房价面前,这些都不算什么,而且还能靠出租弥补回来。

第二年虽然加大了住宅建设,但需要等到今年才能陆续完工,而且也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就算天道基金未来开足马力建设住房,至少也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这个阶段,随着百姓收入的增加,房价肯定水涨船高,甚至涨幅远超过他们收入增长速度。

这不是韩朔愿意看到的。

阿大听闻说道:“我们目前还没有开启销售,只采取出租的模式。”

这话让他有点诧异,问道:“怎么和我听到的不一样?我看有人讨论房价,县城房价每平方米三五百元。”

“那是他们自己评估的价格,是参考了我们的建造成本得出来的,实际上并不准。”阿大解释道。

这倒是韩朔没有想到的,但既然有人评估房价,说明已经有很多人想要购买新房。

一是大家都知道,未来房价肯定越来越高,毕竟大家赚钱也越来越多。

二是这些新房建造的实在是太漂亮了,远高于他们现在的居住环境,让人看了都想拥有。

“为什么没销售?你们是怎么想的?”韩朔好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