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官员们得知安禄山图谋不轨的消息后,如热锅上的蚂蚁,心急火燎地入宫求见。彼时,李隆基正在御书房内审阅奏折,听闻一众官员求见,心中已隐隐觉出几分异样。待官员们将安禄山的阴谋全盘托出,李隆基手中的朱笔 “啪嗒” 一声掉落于地,整个人惊愕不已,他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自己多年来如此倚重、信任有加的安禄山,竟会暗藏谋反之心。
“这安禄山,朕对他不薄啊,他为何要谋反?” 李隆基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桌案,桌上的笔墨纸砚都跟着震动起来,脸上满是被背叛后的愤怒与难以置信。
震惊与愤怒过后,李隆基深知此事关乎大唐的生死存亡,丝毫容不得懈怠。当即,他传令下去,以最快的速度召集朝中诸位大臣,于金銮殿紧急商议应对安禄山威胁之策。
大臣们听闻旨意,纷纷从各处匆忙赶来,齐聚朝堂。待众人站定,知晓此事缘由后,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只见以张大人为首的主战派,率先挺身而出,他神情严肃,言辞激昂地说道:“陛下,安禄山狼子野心,妄图谋逆篡位,此等大逆不道之徒,绝不可有半分姑息!臣恳请陛下即刻下令出兵讨伐,趁着安禄山尚未准备周全,打他个措手不及,一举将其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以绝后患。否则,待他势力壮大,羽翼丰满,届时再想对付他,恐怕就难如登天了。”
“张大人所言极是!” 另一位主战派大臣紧接着高声附和,“安禄山野心勃勃,若不趁早铲除,必成我大唐的心腹大患。我大唐兵强马壮,将士们英勇无畏,岂会惧怕他安禄山?此时出兵,正是最佳时机。” 一时间,主战派大臣们纷纷响应,言辞间满是坚定的主战决心。
然而,主和派的李大人却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向前一步,说道:“陛下,出兵打仗绝非小事啊。一旦战事开启,刀兵相向,必定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遭受无尽的苦难。况且,如今咱们虽收到诸多密报,但实际上还并未掌握确凿无疑的证据,能够证明安禄山必定会谋反。说不定这其中存在误会呢。依臣愚见,当下还是应以安抚为主,不妨选派能言善辩之臣,前往安禄山处,与其诚恳交谈,探寻化解矛盾的办法,尽量避免战争的爆发。”
“李大人,这如何能是误会?” 主战派的王大人立刻出声反驳,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不满,“这么多密报从四面八方送至京城,安禄山谋反的意图已然昭然若揭。此时若还想着安抚,哼,恐怕只会助长他的嚣张气焰,让他更加肆无忌惮。”
主和派的大臣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据理力争。“战争一旦爆发,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估量,我大唐好不容易才迎来如今的太平盛世,怎能因为安禄山一人,就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毁于一旦呢?” 一位主和派大臣痛心疾首地说道。
朝堂之上,主战派与主和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得面红耳赤,整个大殿内吵吵嚷嚷,一片混乱。李隆基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眉头拧成了一个 “川” 字,听着大臣们针锋相对的争论,心中亦是左右为难,纠结万分。他一方面深深担忧安禄山若真的谋反,那大唐的江山社稷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另一方面,他又实在不忍心轻易发动战争,让无辜的百姓深陷战火,遭受苦难。
“你们都别吵了!” 李隆基终于忍不住心烦意乱地大喝一声,“让朕好好想想。” 大臣们听闻,这才纷纷闭上了嘴,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李隆基靠在龙椅上,目光凝视着前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一时之间,实在不知该如何抉择 。
朝廷官员们得知安禄山图谋不轨的消息后,如热锅上的蚂蚁,心急火燎地入宫求见。彼时,李隆基正在御书房内审阅奏折,听闻一众官员求见,心中已隐隐觉出几分异样。待官员们将安禄山的阴谋全盘托出,李隆基手中的朱笔 “啪嗒” 一声掉落于地,整个人惊愕不已,他无论如何也难以相信,自己多年来如此倚重、信任有加的安禄山,竟会暗藏谋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