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严纲更是信心倍增,他高高扬起手中的长枪,大声呼喊道:“儿郎们,随我一同冲破敌阵,杀他们个片甲不留!”随着他这一声怒吼,身后的一万名骑兵齐声响应,喊杀之声惊天动地。
小主,
就在公孙瓒那如疾风骤雨般疾驰而来的骑兵队伍,眼看着即将与袁军短兵相接、仅剩下区区几十步之遥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变故骤然发生!只见原本严阵以待的麴义猛地一挥手中令旗,口中高声喊道:“撤遁!”
刹那间,那一直矗立在前如同坚不可摧城墙一般的巨大盾牌纷纷被迅速移开。与此同时,早已蓄势待发的一千余名弓弩手齐声呐喊,伴随着弓弦紧绷的清脆响声,数以千计的锋利弩箭如同密集的雨点一般朝着公孙瓒的骑兵呼啸而去。 这突如其来的弩箭齐射,犹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长空,狠狠地击中了公孙瓒的骑兵阵营。
只听得一阵惨呼之声此起彼伏,那些身着轻甲、气势汹汹的战马和骑士们瞬间被这铺天盖地的弩箭射中,纷纷惨叫着倒栽葱似地滚落下来。一时间,战场上人仰马翻,尘土飞扬,公孙瓒骑兵那汹涌澎湃的冲锋之势也因此遭受重创,士气大挫。
而麴义则紧紧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绝佳战机,毫不犹豫地率领他麾下那八百名悍不畏死的先登死士果断抛弃掉手中沉重的大盾,个个手持寒光闪闪的长刃,如同一群下山猛虎一般向着已经陷入混乱之中的公孙瓒骑兵猛扑过去。
(要知道,对于步兵而言,如果想要在近身肉搏战中战胜强大的骑兵部队,就必须采取近距离缠斗的战术策略。因为骑兵只有在高速奔跑起来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其无与伦比的冲击力和杀伤力;相反,一旦进入到近距离缠斗的局面,即使是再精锐的骑兵,面对训练有素且配合默契的步兵,也难以轻易取胜。
按照常理来说,公孙瓒的骑兵本应在更远的距离便遭受到麴义所部弩箭的强力阻击。然而,当他们一路风驰电掣地冲杀至仅仅只剩下几十步距离之时,几乎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对面的敌人会依靠那一排排坚固无比的大盾来抵御己方骑兵的猛烈冲击。
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隐藏在这些大盾之后的竟然是如此恐怖的强弩射击;更为出乎意料的是,紧随其后发起反攻的居然是对方那群不要命的步兵战士。麴义恰恰就是巧妙地利用了这种步弓之间极为精确的协同作战方式,成功地打了公孙瓒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实现了这次反击的惊人突然性。
别看麹义的协同动作就那么两下,看起来很简单,但任何一个环节没能衔接好都会带来极坏的后果。
想象一下当时那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当步兵们手持巨大的盾牌,努力去遮蔽住弩手的时候,只要有一名士兵在面对着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敌军铁骑冲击这个令人胆寒的大场面时,突然间心理防线崩溃掉了,那么他的这一失误将会如同决堤之水一般迅速蔓延开来。
刹那间,麴义精心布置的阵型就会被直接撕裂出一道口子,而敌方那些凶猛无比的骑兵便会立刻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从这道空隙中长驱直入,从而彻底打乱己方的战略部署。
再来说说撤回大盾和强弩发射之间的配合!假如在撤去大盾之后,强弩却未能及时地发射出去,那么敌人的骑兵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势不可挡地猛冲过来,他们那种排山倒海般的冲击力根本就不是步军所能抵挡得住的。
如此一来,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不但无法有效地遏制住敌人骑兵冲锋的势头,反而还会让自己陷入极度被动的局面之中。
还有一点也是万万疏忽不得的,那就是在强弩成功发射之后,八百名先登死士必须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果断地发起冲击,并迅速突入到对方的队伍当中去,与那些来势汹汹的骑兵展开一场激烈的近身搏斗。
倘若这一步行动稍有迟缓或者犹豫不决的话,那么转瞬之间,好不容易才争取到手的宝贵战机就会白白地流失掉。更为糟糕的是,还会因此而将战场上的主动权拱手相让于敌手,接下来等待着的恐怕就只有失败这一条路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