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袁方说蔡邕。

站在一旁的袁方见状,赶忙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说道:“蔡公果然慧眼如炬,明察秋毫!我家主公当日奋笔疾书,留下这寥寥数语之后,便懊悔不已,直说自己才疏学浅、文笔欠佳,远远不及蔡公您才华横溢的十分之一呢!因此,这次特命小人前来拜访蔡公,恳请您不吝赐教,为这首诗补上那画龙点睛的一笔。”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蔡邕一生痴迷于诗词歌赋,听到这番奉承之言,原本有些紧绷的面容瞬间松弛下来,嘴角甚至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心情也随之好了几分:“本初过奖啦!老夫不过是略通文墨罢了,当不得这般夸赞。更何况,老夫从未与那位奉孝先生谋面,对其文风诗韵所知甚少,贸然为之续尾,恐怕会弄巧成拙,反倒坏了整首诗的意境啊!”话虽如此,但从他那闪烁的眼神之中,可以看出其实已有跃跃欲试之意。

就在这时,只见袁方眼疾手快,迅速从怀中掏出一张洁白如雪的帛布,小心翼翼地呈到蔡邕面前:“蔡公请看,这是奉孝先生专为令爱蔡琰小姐所作的诗章。还望蔡公能够拨冗品鉴一番,指点一二。”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蔡邕拿着手中诗章,反复端瞧。竟久久没有放下。不住的赞叹道:“好诗啊,好诗!这位奉孝先生果然名不虚传!来人唤琰儿前来。”

不多时蔡琰缓缓步入书房,她的身影在柔和的烛光下显得格外雅致。一袭淡雅的素色长裙,裙摆随着步伐轻轻摇曳,宛如晨雾中绽放的百合,清新脱俗。发髻高挽,几缕青丝不经意间垂落肩头,为这份端庄添了几分不经意的柔美。她的发丝黑亮如绸,光泽可鉴,似乎每一根都蕴含着生命的力量与智慧的光芒。

小主,

蔡琰的面容清丽脱俗,眉眼如画,双眸仿佛深邃的夜空,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她的鼻梁挺直,唇色淡而润泽,嘴角挂着一抹含蓄的微笑,那是对世间万物的温柔以待,也是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从容。

蔡邕并没有急于将袁方向蔡琰介绍一番,反倒是面带微笑地朝着她招了招手,缓声说道:“琰儿啊,快过来瞧瞧这首诗到底怎么样。”只见他手中拿着一块帛布,轻轻挥动了一下,示意蔡琰上前观看。

蔡琰莲步轻移,缓缓走到蔡邕身旁,伸手接过那块帛布,而后微微低头,用那轻柔婉转的声音开始诵读起来。读完一遍之后,她又如同蔡邕刚才那般,反复端详起这诗句来,似乎要从其中品出更多的韵味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