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躬身说道:“我们乃是从遥远的东土大唐而来,是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唐僧圣僧的徒弟。由于途径此地时,我的师傅被黄风大王给抓走了,而我们目前尚未成功营救出来。现在天色已经很晚了,因此特意前来府上,希望能借助一晚,烦请您行个方便。”那老者赶忙回礼道:“真是抱歉,有失远迎啊!这里是云多人少之地,刚才听到敲门声,还以为是什么妖狐、老虎或者山中强盗之类的呢,所以我家小厮比较愚笨鲁莽,对你们有所冒犯。没想到原来是两位长老,请快进来吧!”
他们兄弟俩牵着马,挑着担子进入屋内,径直走到里面,拴好马匹,放下担子,然后与庄老互相拜见并坐下。随后,有仆人献上茶水。喝完茶后,又端上来几碗胡麻饭。吃完饭之后,主人安排床铺让他们休息睡觉。行者说道:“睡觉倒不是问题,但请问善人,这地方有没有卖眼药的?”老者问道:“是哪位长老眼睛不舒服吗?”行者回答道:“实不相瞒,我们这些出家人,向来没有疾病,也不知道什么叫害眼。”老人疑惑地问:“既然不害眼,为什么还要买药呢?”
行者说道:“今天我们在黄风洞口救我师傅的时候,没想到被那个妖怪吹了一口气过来,把我眼睛都给吹痛了。现在还有些眼泪汪汪的,所以才想要找些眼药水。”那老者回答说:“善哉!善哉!你这位长老,年纪轻轻的,怎么会撒谎呢?那黄风大圣的风力最为厉害。他的风,可不是一般的春风、秋风或者松竹之风,也不是东南西北的风所能相比的……”八戒接着问道:“难道是夹脑风、羊耳风、大麻风和偏头痛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者回答道:“不是,不是。这股风叫做‘三昧神风’。”行者好奇地问:“为什么这么说?”老者解释道:“那股风,可以让天地变得昏暗,连鬼神都会感到忧愁。它可以轻易地撕裂石头和山崖,只要被它吹到就会丧命。如果你们遇到他那股风,还想活命吗?除非是神仙,否则很难幸免于难。”行者感慨地说:“果然如此!果然如此!虽然我们不是神仙,但神仙却是我的晚辈,我这条性命暂时难以安息,不过只是被那风一吹,就让我的眼睛疼痛难忍!”
那老者听了这话,说道:“既然这样说,想来也是个有来历的人。不过我这里并没有卖眼药的。老汉我自己也会迎风流泪,曾经遇到过一位异人,传授给我一个药方,名叫‘三花九子膏’,能够治疗所有的风眼疾病。”行者一听,立刻低下头行礼说道:“希望您能赐一些给我试一试。”
那老者答应下来,随即走进屋里,拿出一个玛瑙石制成的小罐子,拔掉塞子,用玉簪蘸取少量药膏涂在行者的眼睛上,并叮嘱他不要睁开眼睛,安心入睡,第二天早上就会痊愈。涂抹完毕,收起石罐,然后带着小仆人们回到里屋去了。八戒解开包裹,铺开床铺,请行者躺下休息。行者闭上眼睛摸索着寻找床铺。八戒笑着问道:“先生,你的拐杖在哪里呢?”行者骂道:“你这个笨蛋!你还真把我当成瞎子了啊!”那呆子嘿嘿地偷笑,然后便睡着了。行者坐在床上,运转神功,一直到三更之后才躺下睡觉。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五更天,东方渐白,行者揉了揉眼睛,精神焕发地说道:“这药果然神效啊!比平常还要亮堂一百倍!”然而,当他转过头向后望去时,不禁惊讶地发现,哪里还有什么房屋门窗,四周只剩下一些古老的槐树和高大的柳树,而他的兄弟们正躺在绿草地上酣睡着。这时,八戒悠悠转醒,嘟囔着问:“哥哥,你咋呼啥呢?”行者笑着说:“你睁开眼睛看看。”八戒迷迷糊糊地抬起头来,发现周围没有人家,吓得一骨碌爬起身来,焦急地喊道:“我的马呢?”
行者指着树上拴着的马匹说:“那不就是吗?”八戒又紧张地问:“行李呢?”行者回答道:“就在你头边放着呢。”八戒抱怨道:“这家伙太懒了吧!他们搬走了,怎么也不叫我们一声?要是我早知道,还能给你们送点茶果。肯定是怕被里长发现,所以连夜搬家了。哎呀!我们真是睡得太沉了!怎么连他家拆房子这么大的动静都没听到一点声响?”行者笑嘻嘻地说:“呆子,别瞎嚷嚷。你看看那棵树上贴的是什么纸条。”
八戒走上前去,用手揭开那帖子,只见上面写着四句颂子:“庄居非是俗人居,护法伽蓝点化庐。妙药与君医眼痛,尽心降怪莫踌躇。”
行者看了,说道:“这伙强神,自从换了龙马之后,我就一直没有点过他们,没想到他们竟然又来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八戒说道:“哥哥,你就别摆架子了。他们怎么会听从你的点札呢?”行者说道:“兄弟,你还不知道呢。这护教伽蓝、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都是奉了菩萨的法旨,暗中保护我师父的。自从那天报了名之后,因为一直有你在,所以就没有再用过他们,因此也没有点札。”八戒说道:“哥哥,既然他们奉了法旨暗中保护师父,那么不能现身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他们才会点化这个仙庄。你就不要怪他们了,昨天他们还帮你点了眼,又管了我们一顿斋饭,也算是尽心尽力了。我们还是赶紧去救师父吧。”
行者对八戒说:“兄弟说得对。这里离那黄风洞不远,你先不要行动,就在树林里看着马和行李,等我去洞里探听一下情况,看看师父是否安全,然后再跟他战斗。”八戒回答道:“就是这样。要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如果师父已经死了,大家也好各自寻找出路;要是还活着,我们就竭尽全力救他。”行者说:“别乱说,我走了!”
只见行者纵身一跃,直接来到了黄风洞门口,此时大门紧闭,里面的妖怪正在睡觉。行者没有敲门,也没有惊动妖怪,而是念起咒语,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花脚蚊虫,真是小巧玲珑啊!有一首诗可以证明:
小小的身形,锐利的嘴,发出嗡嗡的声音像雷声一样细小。善于在兰花房间的纱帐之间穿梭,特别喜欢炎热天气的温暖气息。只怕被烟熏或扇子驱赶,偏爱灯火的光辉。轻盈小巧速度极快,飞进了妖精的洞穴里。
却说孙悟空变成苍蝇后,一路跟着那些妖怪来到了黄风洞。只见那把门的小妖,正躺在地上打着呼噜睡觉呢,孙悟空便飞到他脸上叮了一口,那小妖立马翻身醒来,嘴里嘟囔道:“哎呀我的妈呀!好大好毒的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然后突然睁开眼睛说道:“天亮了吗?”紧接着又听到“吱呀”一声,二门被打开了。于是孙悟空嘤嘤地飞进洞里去了,只听见那老妖正在吩咐各个门上要小心谨慎,同时一边收拾兵器:“恐怕昨天那阵风吹不死孙行者,他今天肯定还会再来。等他来了一定要让他有来无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悟空听了这些话,又飞过那个厅堂,径直来到后面。只见一扇门关得紧紧的,孙悟空从门缝里钻进去,发现里面是一个空荡荡的大园子,在那壁厢的定风桩上,用绳子和绳索绑着唐僧呢。那师父泪流满面,心里一直念叨着悟空和悟能,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孙悟空停下翅膀,落在唐僧的光头上,轻声叫道:“师父。”那长老听出了他的声音,说道:“悟空啊,真是想死我了!你在哪里叫我呢?”
行者赶忙说道:“师父,莫要心焦,也少些烦恼。我就在你头上呢。我们一定会拿住那妖精,这样才能救你的性命。”唐僧听了,心中稍安,但仍忍不住问道:“徒弟啊,何时才能拿得那妖精呢?”行者回道:“师父放心,拿你的那虎怪,已被八戒打死了。只是这老妖的风势太过厉害。不过料想就在今日,我们定能将他拿下。你就放心吧,莫要再哭了,我这就去了。”
说完,行者嘤嘤地飞到前面。只见那老妖高坐在上面,正点查各路头目。这时,又见洞前有一个小妖,拿着个令字旗磨了一磨,便急急忙忙地撞上厅来报道:“大王,小的刚才巡山,才出门,就看见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和尚坐在林里。若不是我跑得快些,恐怕就被他捉住了。只是没看见昨日那个毛脸和尚。”老妖听了,说道:“孙行者不在,想必是被风吹死了吧。那他再不能去别处求救兵了!”
众妖纷纷开口说道:“大王,如果您真能把他给吹死,那可是我们的福气啊!只是担心吹不死他,他要是跑去请那些神兵过来,可怎么办才好呢?”老妖自信满满地回答说:“怕什么,就算有神兵又怎样!如果他能顶得住我的风力,除非是灵吉菩萨来了,否则其他人有什么可怕的!”
行者躲在屋梁之上,听到了这句话,心中不禁大喜过望。他立刻从藏身之处飞身而出,变回原本的模样来到树林之中,高声喊道:“八戒,兄弟!”八戒回应道:“哥哥,你去哪儿了?刚刚有个打着令字旗的妖怪,被我赶走了。”行者笑着说:“多亏了你啊!老孙变成一只蚊虫,钻进那妖怪的洞里去查看师父的情况,结果发现师父被他们绑在了定风桩上,正哭得伤心呢。于是我就吩咐他不要哭泣,然后又飞到屋梁上偷听了一会儿。
只见那手持令字旗的小妖,气喘吁吁地走进洞中报道:“大王,小的只被那猴子赶了回来,并未见到他的踪影。”老妖听了,胡乱猜测道:“这猴子莫不是被风吹死了,又或者是去请神兵天将了。”他却自己供出了一个人来,真是妙极了!妙极了!”八戒好奇地问道:“他供的是谁?”行者回答道:“他说不怕什么神兵,只有灵吉菩萨才能定住他的风势。——只是不知灵吉菩萨住在何处?……”
众人正商议着,忽然看见大路旁走出一个老公公来。只见他身强体健,无需拐杖支撑,胡须如雪,鬓发蓬松。金花在他眼中闪耀,令人感到朦胧不清,他瘦骨嶙峋,却筋骨强硬。他弯腰驼背,低着头缓步前行,眉毛浓密,脸色红润,如同孩童一般。看他的容貌,人们都称他为寿星,仿佛是寿星出洞一般。
八戒望见他,大喜过望,说道:“师兄,常言说得好:‘要知山下路,须问去来人。’你上前去问他一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