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李白踪迹》
夜色如墨,浸透了江夏城。打更人的梆子声遥远而模糊,已是三更时分。然而,“楚湘阁”后院的厢房内,却依然亮着一豆昏黄的灯火。许湘云猛地推开房门,带进一阵夜风的微凉,她的手中紧紧攥着一卷粗糙的麻纸,呼吸因急促的奔跑而略显不稳,眼眸却在灯下亮得惊人。
“沛然!李沛然!别算了,快看这个!”湘云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几乎要将手中的纸卷拍到正伏案核对账目的沛然脸上。
李沛然被吓了一跳,手中的毛笔在账本上划出一道墨痕。他无奈地抬起头,揉了揉因熬夜而酸涩的双眼:“我的许大小姐,又怎么了?是崔明远那厮又出了幺蛾子,还是咱们的莲藕汤配方又被哪家偷师了?” 这几日的安稳,让他几乎习惯了这种忙碌而充实的唐代小老板生活,甚至偶尔会恍惚,忘记那遥不可及的归家之梦。
“是李白!是李白的消息!”湘云顾不得他的调侃,将麻纸塞到他眼前,“我们的小猴儿今天在码头,从一个刚从岳州来的丝绸商队那儿听来的,花了三文钱才买来的确切消息!”
“小猴儿”是他们收拢的那些小乞丐中的一个机灵鬼,腿脚快,耳朵灵,已然成了他们情报网里的骨干。
沛然闻言,精神陡然一振,睡意全无。他接过那张还带着湘云掌心温度的麻纸,上面是小猴儿用歪歪扭扭的炭笔字记下的信息:岳州客商言,十日前于洞庭湖畔见一青衫文士,狂放不羁,舟中豪饮,对月高歌,闻者皆醉,人称“谪仙李十二”。
“洞庭湖……岳州……”沛然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眼神锐利起来,“时间对得上!他从安陆出来,游历荆楚,洞庭湖是必去之地。‘谪仙李十二’……没错,是他常用的自称!”
希望像一簇火苗,瞬间将连日的等待与焦虑烧得干干净净。湘云激动地抓住沛然的胳膊:“我就说吧!他肯定在荆楚一带!我们之前的判断没错!从洞庭湖顺长江而下到江夏,再到武昌县那边的黄鹤楼,快马加鞭或顺流而下,最多不过半月行程!”
沛然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消息来源是商旅口述,辗转听到,未必百分百准确。但……这确实是近期最靠谱的一条线索了。我们不能错过。”
他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踱步,大脑飞速运转:“黄鹤楼是他此行的目标之一,崔颢的诗题在那里,他一定会去。我们原先的计划是守株待兔,但现在兔子已经在路上了,我们不能再傻等在这里。”
“你的意思是?”湘云的眼睛更亮了。
“提前动身!”沛然停下脚步,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去黄鹤楼等他!抢占先机,在那里布好‘陷阱’,等他自投罗网!”
这个决定意味着要放弃他们在江夏刚刚打下的一点基业。楚湘阁生意正红火,与张翁、柳莺儿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但比起找到李白、探寻回归之路的可能,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