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巴山夜雨

黄鹤楼情缘 贾文俊 1315 字 13天前

就在这时,一阵不合时宜的嘈杂声隐约从风雨声中透来,似乎是另一艘遇雨的客船也正在附近匆忙避祸,船上传来了几声惊呼和争吵,似乎是为了避雨位置起了争执,打断了李白的沉吟。

李白眉头微蹙,并非不悦,而是那争吵声、风雨声、浪涛声混合在一起,忽然触动了他另一根心弦。他侧耳倾听片刻,忽然问道:“湘云,日间你所言那‘了啵’之语,可是楚地感叹世事无常、终归寂寥之意?”

许湘云一愣,她白天教李白的湖南方言语气词“了啵”更多是带着点调侃趣味,没想到李白此刻竟会如此严肃且深刻地理解它。她连忙点头:“大致…是有那么点意思,老师。”

李白眼中精光一闪,猛地一拍案几,碗中酒液荡漾:“妙!便是此意!天地骤变,人世纷争,最终不过一声‘了啵’叹惋!” 外界的纷扰争吵,此刻反而成了他诗意的催化剂。

他站起身,走到舱口,望着外面无边无际的夜雨,身形如山岳般沉稳,又仿佛与这风雨融为了一体。油灯将他的身影拉得悠长,投在舱壁上。

紧接着,浑厚而充满磁性的嗓音穿透雨幕,在小小的船舱内响起,每一字都仿佛带着金石之音,敲在李沛然和许湘云的心上:

“夜泊巴陵江烟深,雨打湘竹鬼神吟。 万里风波携愁至,一樽浊酒对天斟。 忽闻邻舟争渡语,皆道前程路难寻。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啵!”

最后两个字,他竟真的用上了湘云所教的语调,带着一丝看透世事的旷达与淡淡的嘲弄,戛然而止。

诗成,舱内一片寂静,只剩下舱外愈发急促的雨声。

李沛然和许湘云彻底呆住了,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这首诗,他们从未在任何典籍中读过!它混合了苏轼的旷达(“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们熟悉的苏轼之句,但在此处被李白化用得天衣无缝,仿佛本就该如此)、李白的豪情与飘逸,更带着一股巴山夜雨特有的苍茫与神秘,尤其是那画龙点睛的方言尾音,竟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