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未来诗锋惊仙魂

黄鹤楼情缘 贾文俊 2077 字 13天前

第8章 未来诗锋惊仙魄

他,诗中之仙,竟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晚辈一句“未来的诗”,生生顿住了掷笔的动作,锐利如星芒的目光第一次真正落在了这个衣衫略显凌乱的少年身上。

江风带着水汽与阳光的温度,拂过黄鹤楼的飞檐翘角。楼内,青衫磊落的李白负手立于那面题写着崔颢千古绝唱的墙壁前,已有半晌。他手中那支惯用的狼毫笔,笔尖饱蘸的浓墨几乎要滴落,却始终悬在半空,未能落下。周遭的文人墨客、游客商贾,皆屏息凝神,无人敢在这位名动天下的谪仙人物沉思时出声打扰。空气仿佛凝固,只有楼外长江的波涛声,一阵阵涌来,又退去。

李不言躲在人群边缘,心脏跳得如同擂鼓。他知道历史的这一刻——李白见崔颢诗而搁笔。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一个可能改变他整个穿越生涯的契机。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咙口的干涩,在李白终于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手腕微动,准备将笔搁回笔架的那一刻,猛地向前挤了一步。

声音不高,却因周遭过分的寂静而显得异常清晰,带着一丝少年人特有的、刻意压制的紧张:

“李翰林,为何不写?”

一语惊四座。

所有目光瞬间从李白身上,唰地一下聚焦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少年身上。只见他年纪不过十六七岁,面容尚带稚气,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里面没有寻常人见到大诗人的惶恐与崇拜,反而是一种……一种近乎平等的探究与笃定。

李白搁笔的动作果然一顿。他缓缓转过身,眉梢微挑,带着三分被打扰的不悦,七分漫不经心的好奇。他打量着李不言,目光如实质,扫过他普通甚至有些寒酸的衣着,最终落在他那双过于明亮的眼睛上。

“哦?”李白的声音带着酒后的微醺与天生的疏狂,“小友何出此言?莫非你有妙句可压过这壁上之诗?”话语间带着一丝戏谑,仿佛在看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稚子。

李不言感到后背沁出细汗,但他知道退路已断。他稳住心神,按照打好的腹稿,躬身一礼,不卑不亢:“小子不敢妄言超越崔司勋之作。只是……只是觉得,诗之大道,如江海奔流,未必只有一种气象。崔诗怀古思乡,意境苍茫,已是登临怀古诗的绝唱。李翰林之诗,如天马行空,豪迈不羁,若强以同类题材相较,无异于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这番话条理清晰,并非无的放矢,让李白眼中的戏谑淡去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真正的兴趣。他随手拿起桌上的酒壶,仰头灌了一口,酒液顺着下颌流下,更添几分落拓不羁:“不以同类题材?那以何?小友莫非有何高见?”

压力再次回到李不言身上。他知道,接下来的话,将决定他是被当作哗众取宠的小丑驱赶,还是能真正引起这位千古诗仙的注意。

“高见不敢。”李不言抬起头,目光迎向李白,“小子只是觉得,李翰林之‘短’,在于被此间情景、被崔诗珠玉在前所‘困’。若跳出此楼,此景,此刻,甚至……跳出此时此地之‘情’,或可见另一番天地。”

“跳出情?”李白失笑,“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无情,何以言诗?”

“非是无情。”李不言心跳更快,知道关键处来了,“而是另一种‘情’。非个人之乡愁,非一己之感慨,而是一种……更宏大,更超脱,甚至带着一丝……来自未来视角的审视与悲悯。”

他刻意加重了“未来”二字。

果然,李白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不寻常的词。“未来?”他重复道,眼神锐利起来,“何谓‘未来视角’?”

李不言知道火候已到,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字一句地说道:“譬如……若有一日,此楼已非此楼,此景已非此景,山河破碎,故国不在,登临此地者,心中所感,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