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接连翻出几本奏疏,都是些不大不小的问题,便道:“陛下该想着自己解决,错了可以汲取教训,站在原地不敢踏步,永远都长不大。”
“您说的是,朕知道了。”小皇帝垂头丧气。
太皇太后令人取了纸笔,将自己的见解写了下来,也标注清楚,一连写了十几份。
皇帝看得很仔细,有什么问题也及时问了,太皇太后也挑不出毛病,掐着时间点打发她回去。
“谢太皇太后。”小皇帝很满意了,眉头舒展,朝着太皇太后感激一笑,领着自己的宫人走了。
太皇太后唇角的笑意敛住,李璞瑜比先帝勤奋,更比先帝懂百姓疾苦,假以时日,会成为仁君。
可惜了。
皇帝走后不久,裴瑶就进来了,左右看了一眼,“陛下走了吗?”
“走了,太后舍不得?”
“没有。”裴瑶果断地拒绝,李姑娘的心眼极其小。
青竹领着人将面条从食盒里端出来,一股鲜香的味道诱得人食欲大增,太皇太后没有再挑剔,拿起筷子就吃了。
本是三碗面条,皇帝不在,裴瑶就代劳皇帝那碗。
饭饱之后,太皇太后难得说了正经事,令人将尼姑庵堂新修的图案拿给裴瑶看。
尼姑庵破旧不堪,占地不大,后院都是空地,杂草丛生,裴瑶以前在里面时常捉鸟吃。
在在后院这里,图纸上规划出几间屋舍,恢弘气派。
裴瑶笑了,“何时动工呢?”
“已经动工了,年前就会结束。”太皇太后凝视着图纸,道:“哀家预备在这里待上十七年。”